第518章 陛下,無恙?-《家父漢高祖》
第(1/3)頁
劉長是從來不相信報應(yīng)的,直到這頑劣的兒子開始慢慢長大。
他曾經(jīng)對阿父所做的一切,似乎都回來了,只是,都落在了他的頭上。
目前四個兒子里,劉賜是讓劉長最為頭疼的,他甚至能在某些時候感受到阿父的那種感受,有的時候,會因為他那莫名的酷似自己的舉動而感到自豪,那種來自血脈上的聯(lián)系,與自己一模一樣的言行舉止,看著過去的記憶在自己的面前重復(fù)著,劉長總是心里一暖,忍不住就想抱抱他。
可是吧,在某些時候,劉長卻又氣的恨不得打死這個豎子。
這兩種心情是完全對立的,卻又是同時存在的,他甚至能在那一刻回想起阿父曾經(jīng)看向自己的眼神,大概,他心里也是那么想的吧。
不只是張不疑,就連阿母也覺得應(yīng)當將這豎子封到淮南去。
他們的目的其實都很直接,就是為了平衡。
南國的局勢相當?shù)膹?fù)雜,疆域遼闊的南越國,國力強盛的吳國,發(fā)展迅速的長沙國,而廟堂的傾向在這些年里逐步從北方走向了西北和南方,治理南方可比治理西北要簡單多了,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那龐大楚國的基礎(chǔ)上,只要資源傾斜到位,就能發(fā)展起來,吳國的人口增長就是最好的證明。
從最初的六十二萬人,到如今的兩百三十萬人,只是用了十余年的時日,隨著基礎(chǔ)人口的增長,很快,吳國的人口就能達到中原之國的水平。
淮南國在楚,吳,長沙等國之間,若是想要進攻廟堂,這里將會是最好的跳板,當然,也會是廟堂手里最好的盾牌,能抵擋來自南方的威脅。
劉賜雖然頑劣,卻表現(xiàn)出了不少與劉長相似的特點,這廝很勇猛,雖然個頭沒有劉勃那么夸張,但是好武成風,整日叫囂著要跟劉長學(xué)習(xí)武藝,同時表現(xiàn)出了不凡的親近天賦,他跟皇宮內(nèi)的近侍們都相處的不錯,算是被抓出交情來了,很會說話,而且完全不拘束,見到陌生人都能拉著交談幾句。
賈誼來長安的時候,皇子們畢恭畢敬的拜見,唯獨這豎子拉著人家的賈誼的手不放開,跟他打聽趙國的事情,偽裝成大人的模樣,對趙國的情況指手畫腳的,弄得賈誼都哭笑不得。這些特質(zhì),讓呂后確信,這豎子在淮南國是能震懾南國的。
“那劉良呢?”“河間。”
劉長遲疑了片刻,笑了起來,“阿母對吳,燕二國還是不太信任啊?!?
“呵,并非是不信任,只是分化諸侯國,本來就是廟堂應(yīng)當做的,諸侯國太強盛,對廟堂并非是好事,這些年里,你憑借著諸侯國的力量,極大的擴張,使得大漢的疆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你不愿意對諸侯國動手,我是能理解的,只是,制衡的手段是不能少的。”
“這分封的好處是由你享受了,這弊端總不能留給后人來頭疼啊。”
“阿母,這完全不必擔心,那齊國和楚國何其強盛?分封其子嗣之后,不頓時變成了小國,再也沒有國力來維持嗎?說句不好聽的,您看如今的燕國如此強盛,可燕王除卻太子,還是有四個兒子的,若是哪天燕王不在了,燕國的郡都未必夠他們封啊.”
“其他諸侯國也是一樣的道理,諸侯國將會越來越小,最后諸侯國相都要比郡守低一等了...再無威脅?!?
“從楚國所分出來的薛國相,周圍幾個大郡的郡守都壓根不將他放在眼里,這就是以后的趨勢啊。”
呂后聽到劉長分析的頭頭是道,也就沒有多說什么,這豎子如今是越發(fā)的干練,無論是對人員的調(diào)度,還是對地方政策的制定,乃至那毒辣的眼光,都隨著他年紀的增加而有所提升。
他逐漸收起了自己那頑劣的一面,成為了一個合格的君主,雖然還是有著不少的缺點,但是在他的優(yōu)點面前,這些缺點還是可以忽略的。
劉長也不愿意再談?wù)搰拢⌒囊硪淼?
給阿母倒了些茶水,抱怨道:“阿母,您是不知道啊,國事繁多啊,事情實在是太多了,我都快忙不過來了...大臣們也不聽話,各有所想,累啊..早知道如此,我當初就不造反了....”
劉長倒是沒有再問策的意思,就是單純的給阿母抱怨一下。
“就不該讓袁盎去趙國啊,如今連奏章都落在了朕的頭上...也就是內(nèi)朝還有些人能用,否則早就被累死了?!?
在呂后這里,所看到的還是那個半大的小孩,流著鼻涕,絮絮叨叨的抱怨著周圍的事情,滿臉的委屈,有著說不完的煩惱,呂后還想跟從前那樣摸摸他的頭,可伸出手后卻發(fā)現(xiàn),自己早就夠不著了。
“低下頭!”
“嗯?”
劉長狐疑的低下頭,阿母這才伸出手來,像從前那樣,輕輕撫摸了幾下劉長的頭。
劉長沉默了片刻。
“安在食貨府做的不錯,外頭的事情,我都聽說了,等他再長大幾歲,由他來分擔,你也能輕松不少...”
“什么?。?!”
劉長不悅的叫道:“這豎子,不成器!阿母,您真的以為當今食貨府做出來的事情都是因為那個豎子?還不是因為他上頭的賈誼和陳平嗎?這豎子就是搶奪他人的功勞而已,無恥至極!”
“應(yīng)該是陳平做的好,朕從前一直認為,陳侯擅長陰謀治國方面是他的短板,實在是沒有想到啊,是朕看輕了他,如今食貨府的所有政策,都是陳侯一個人所制定的,他足不出戶,就做出了這般的成績來,當真是....阿父的這些大臣啊...可恨啊。
劉長說起來就是十分嫉妒。
“哦?是陳平?我還以為是賈誼呢?!?
“賈誼也還不錯,不過,他的政策對比陳侯還是太簡陋了,兩人的差距還是很大的,不過,他也在辦事,不像陳侯,過的倒是很悠閑,他的那個孫兒不是來了嗎?他現(xiàn)在完全就是一個尋常的帶孩子老頭,朕前天在街道上見到他,都不敢認.”“他牽著孫兒的手,還扛著一袋子麥,說是從坊市回來,朕都嚇了一跳,他自己有那般才學(xué),非要讓孫子前往縣學(xué),說是讓他結(jié)識更多的朋友,他沒事,就在縣學(xué)那里等著孫子放學(xué)..聽聞縣學(xué)的官吏還因為孩子的事情訓(xùn)斥了他一頓,他都沒有發(fā)火這日子倒是令人羨慕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