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夜漸深時,眾人搖搖晃晃離開,炭火漸成暗紅色。 魏清歡收拾著殘局,發間絨花不知何時掉了,烏發散在肩頭如瀑。 錢進拎著熱水壺給她添茶,壺嘴騰起的熱氣氤氳了視線。 墻角的錄音機飄著《在希望的田野上》,沙沙雜音里歌聲倔強地往上躥。 “明天百貨大樓能來電視,今天我騎車過去的時候白潔特意跟我說來著。”錢進往烤爐里添了把松枝,噼啪聲里火星四濺。 魏清歡倚著窗臺,月光給少婦鍍了銀邊:“那明天咱家里就有一臺電視機了。” 錢進說道:“電視機算什么?運氣好的話,年前我給你看看咱家能添置個什么好東西。” 魏清歡下意識要笑。 可過于幸福的生活又讓她有些擔心:“咱家里又有錄音機又有電視機,就是尋常的領導干部家庭也比不上咱們。” “老公,我感覺咱家里的東西夠多了,不要再添置了。” 錢進哂笑:“放心,老公的東西都是堂堂正正來的,絕對沒問題!” 房間又有火爐又有烤爐,溫暖如春,而海濱靠海一年四季都濕潤。 于是,這個夜晚帶上了一些春日的潮意…… 當烤爐的最后一顆火星湮滅在星光里,泰山路的石板路上已結滿霜花。 錢進照常上班,剛上班一會楊勝仗的電話打過來:“到總社辦公大樓來。” 今天很冷。 寒風像刀子一樣刮過街道。 錢進頂著風站在供銷總社辦公樓院子里,臉頰凍得發紅,看起來像是滿臉喜色。 當然他確實很欣喜。 因為此時他面前停著一輛嶄新的摩托車,大紅色的車身在冬日陽光下泛著喜慶的光澤。 準確的說這并不是他熟悉的摩托車,這車的車身結構介于自行車和摩托車之間,不如摩托車那么厚重,又比自行車厚重的多。 這就是輕騎15。 輕騎來自于它的形象,這是一款輕型的鐵騎。 15是因為這款車下線時正值建國15周年。 錢進買的不是最早款式的輕騎15,像購買票上寫的是輕騎15-75,實際上它是輕騎15在1975年出廠的升級款,用二十世紀的話說就是plus款。 官面上這款車也叫輕騎15,但民間為了區分把它叫做輕騎75。 相比前輩15型,75型要更結實厚重,跟后世的電動自行車也就是小電驢差不多。 15型這款車油耗少,百公里油耗僅為1.5升,設定時速45公里。 改進型的75型輕騎油耗提升到了2.8升,限定時速也提升到了80公里。 輕騎15型還有些車被私人買走了,75型幾乎都被用于公用了,比如送電報送膠片,或者各單位外勤使用。 楊勝仗拍了拍車座說道:“單位特批的一個名額,名義上這車該給報社使用,領導親自出面給你要了過來,這是78年海濱市過來的第一批75車。” 錢進道謝:“多謝領導了。” “行了,別愣著了,試試吧,你會開摩托車吧?”楊勝仗遞過他鑰匙,金屬在冷空氣中泛著冷光。 錢進接過鑰匙露出笑容:“干嘛不會?” “這是油門、這是離合,這是剎車,這還不是有手有腳就能騎?” 他跨上車座,皮革冰涼的感覺透過棉褲傳來。 一陣雞動。 插入鑰匙,輕輕一擰,發動機發出“突突”的聲響很清脆。 錢進感到一陣奇妙的震動從胯下傳來,很久沒有的感覺了。 自從來到這邊他只騎過肉馬,還是第一次騎鐵馬。 “慢點開,路上小心!”楊勝仗在后面喊道。 錢進點點頭,小心翼翼地擰動油門。 他現在嬌妻在懷,大好前途在望,比誰都怕死。 摩托車緩緩駛出大院,拐上街道。 二月的海濱市街頭,行人裹著厚厚的棉衣匆匆行走,自行車鈴聲此起彼伏。 但當摩托車的聲音傳來時,自行車的鈴聲只能黯然失色。 “看!大摩托車!”有戴棉帽的小男孩指著錢進大叫起來。 大摩托也是一些人對輕騎75的俗稱,輕騎15自然就是小摩托了。 八十年代青年為什么愿意騎摩托車? 錢進現在明白了。 他只是出來試車,絕對沒有炫耀的意思,可街道上好些目光聚集在他身上,不知道是驚訝或者羨慕還是好奇,反正周圍的人都往他身上看。 甚至有騎自行車的年輕人拼命蹬車想跟上來看看。 錢進一看這風頭太大了,調轉車頭開了回去。 現在摩托車比騎車還要罕見,輕騎75這種當下的大摩托則最是罕見。 錢進回去跟楊勝仗說了情況:“要不然我先把車子送回去吧,否則帶到大隊去,同志們哪有心思干活?肯定都要跑來看車了。” 楊勝仗抽了口煙點點頭:“你把工作安排好,今天直接歇班吧,大年初一你給我去值班。” 錢進正要滿口答應,一聽大年初一值班直接萎靡了。 楊勝仗說道:“年前這幾天,你只要安排好工作就行了,其他時候不用在單位盯著,這樣大年初一換你值班行不行?” 錢進一聽,精神抖擻:“領導你說什么就是什么,你兵鋒所指,我策馬奔馳!” “滾蛋!”楊勝仗笑罵甩手,“真是近墨者黑、近劉金山者能拍馬屁!” 劉金山的馬屁功夫在全倉儲運輸部里都是有名的。 錢進執行命令。 加油門滾蛋。 以往二十多分鐘的自行車車程如今就是幾分鐘。 摩托車開進泰山路,遠遠地錢進就看見幾個孩子在筒子樓下的空地上玩斗雞。 他們單腳跳來跳去,摩托車的聲音一傳來,游戲立刻停止了,所有孩子都轉頭望向聲源處。 “前進叔?!前進叔你開上摩托車啦!”劉三丙不斗雞了,激動的迎面跑來揮手。 其他孩子也一窩蜂地跟上來,像一群嘰嘰喳喳的小麻雀。 錢進不得不停下車,生怕撞到這些興奮的小家伙。 “哎哎哎,都能碰、都給碰——不是,那里別碰,小心燙著!”錢進一邊熄火一邊喊道。 但已經晚了,有幾只小手已經摸上了還發熱的排氣管。 “哎呀!”兩個孩子同時縮回手,有一個直接眼淚汪汪。 錢進又好氣又好笑:“車子以后停在咱泰山路,少不了你碰的時候,但排氣管不能碰,這是車爐子,能不燙手嗎?” 孩子們卻不管這些,圍著摩托車轉來轉去,問題一個接一個: “錢叔叔,這車能跑多快?” “燒汽油的嗎?” “是單位獎勵的嗎?” 錢進一邊胡亂搭腔一邊推車回到筒子樓門口,曬太陽的老頭老太們伸長脖子看。 “小錢,這是公家配的?”對門的王師傅喊道。 錢進點點頭:“對,工作需要,搬運隊經常要去倉庫檢查,有輛車方便。” 他沒說是以人民流動食堂名義買的。 這就是他的車了。 在供銷總社這車屬于人民流動食堂,在泰山路它就屬于供銷總社。 “了不得啊!咱們這條街上頭一個配車的干部!”王師傅的贊嘆引來一片附和聲。 小孩的喊叫和老人的贊嘆吸引不少樓上住戶,有人推開窗戶往下看,看到大摩托趕緊下樓來湊熱鬧。 魏清歡也出來了,手里還拿著沒摘完的韭菜。 錢進過去找她,又對其他人揮手:“叔伯阿姨爺奶嬸子,都散了吧,天冷,別凍著了,這車以后就停這里了,你們想看隨時能看。” 進了屋,魏清歡關上門小聲說:“這么招搖,合適嗎?” 錢進把鑰匙放在桌上,發出清脆的響聲:“工作需要嘛,我們楊部長說了,這是社長特批的。” “再說了,現在不是提倡‘四個現代化’嗎,交通工具也得現代化。” 魏清歡還是有顧慮。 在這個大家生活水平都差不多的年代,突然有了這么一件稀罕物,難免招人眼紅。 但錢進很清楚,時代正在變化,生活要改變了。 去年恢復高考,今年又要搞改革開放,以后的日子,神州大地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魏清歡還沒有去搬電視機,她想要等晚上百貨大樓快下班時候再去搬。 那時候天就黑下來了,她想要搬上電視偷偷去工人新村藏起來。 錢進知道她喜歡電視機也喜歡摩托車,所以今天能提前下班,他想要帶魏清歡出去兜風。 魏清歡一個勁擔心他被人嫉恨,便拉著他的手說: “咱先不去兜風了,天這么冷,馬上要過年了,要是兜風給兜感冒了怎么辦?” “你把車先停到學習室里去吧?主要是得小心被人給偷走。” 這是個重點。 這種摩托車當下是所有小偷的心頭好,學習室還真是個合適的藏身之地。 畢竟那地方曾經是個大倉庫,窗戶很小只有門能進出,只要把門鎖好就沒事。 錢進答應魏清歡,晚上就把車子停進去:“但這白天用不著,走,我帶你去買電視機。” “咱買了電視機直接送去工人新村,然后咱倆在那里看電視。” 魏清歡也想看電視。 但她太了解錢進了,或者說她現在有個公式。 錢進+工人新村=上床。 所以她特意警告錢進:“今天是去上床、不對,說錯了,今天是去放電視機,絕對別想別的!” 錢進無語:“你把我當什么人了?” 購買電視機很順利,錢票準備好,錢進搬上箱子就走。 摩托車開進工人新村又是一陣矚目。 錢進鎖車搬著箱子上樓,將小電視機放在了臥室桌子上。 魏清歡說道:“應該放到客廳去呀。” 錢進解釋:“有外人來的時候再搬去客廳,平時放臥室,客廳那么冷怎么看?” “放臥室咱們可以在床上倚著床頭蓋被子看,那多舒服。” 魏清歡覺得哪里不對勁,可這句話確實有道理。 現在沒法安插天線,錢進打開電視轉動按鈕調頻選臺。 只有一個電視臺,不知道是不是他們住頂樓并且現在六樓是居民樓的最高層的原因,畫面倒是還挺清晰的。 清晰的工農兵雕塑畫面。 錢進上床蓋好被子。 魏清歡很有儀式感的泡了兩杯茶上床。 然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