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錢進懶得解釋,說:“走著瞧吧,另外這事我可以給你打包票,以后要是城里農貿市場不允許你們去做買賣你找我,我們也在計劃搞個農村市場,到時候我給你留攤位!” 周鐵鎮頓時熱血沸騰:“好!錢主任你真猛,我老周以后跟你走!” “你放心,錢主任,咱西坪的蔬菜好啊,以后絕對不給你丟臉,絕對不叫你坐蠟!” 他手指又平移向旁邊一塊面積更大、位置略高的梯田:“那地方清明前后回種豆角,大片的豆角。” “豆角喜溫,這塊地開春曬得透,架子都預備好了,只等著下了種長了苗,然后讓它們爬架子!” 他的目光掃過更高一層、此刻覆蓋著薄雪的梯田: “再往上那幾層,地勢高、風大點但地氣足啊,我尋思開春化凍后先種一茬小白菜、小油菜,這東西長得快,尤其是你給俺隊里弄的那個四周奶白菜,簡直絕了!” 錢進點頭。 四周奶白菜從種下種子到開吃,總共是二十八天,這在21世紀農村也是極受歡迎的經濟作為。 “等天真正熱乎起來,”周鐵鎮繼續興致勃勃的講解他的規劃。 他的手指劃向更高處幾塊視野開闊、迎著山風的梯田: “那幾塊敞亮地我尋思就種茄子、辣椒、西紅柿,這些東西愛太陽,也經得起風!” 他的規劃清晰明了,哪塊地適合種什么,什么時候種,已經成了一張藍圖,早已在心中繪制完畢的藍圖。 如今,藍圖通過他的嘴巴對著錢進徐徐展開。 這份篤定和前瞻性,讓錢進暗自點頭。 他也小看周鐵鎮了。 這位大隊長還是有一些能耐的,他對地里農活很上心,該什么時候種什么、怎么種,他都門清。 這很了不起。 “還有這,錢主任你過來看。”周鐵鎮走到一片明顯是新開出來不久的梯田邊。 這里擋土墻上的石塊棱角還顯得很新,田里沒有作物,泥土被深翻過,呈現出一種深沉的黑色。 他彎腰從田埂旁抓了一把土在手里搓了搓,黝黑的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 “這都是入冬前趁著地里凍得還不深,組織大伙兒一鎬一鎬硬啃出來的新土地。” “別看現在這片地的好些地方又被凍得比石頭還硬了,可沒事,咱人比它還硬,開春再翻它兩遍,以后準能種出好苗子來。” “新開的生地得養吧?”錢進問道,“要不要我幫你們搞一批國外的肥料?” 周鐵鎮狂喜:“能搞到?嘿喲,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蔬菜一枝花,全靠肥當家。” “你要是能搞到,那就太好了!” 然后他又說出計劃:“就算搞不到也沒事,我們大隊已經把這片收拾的差不都了。” “這地方今冬已經全部深翻過,底下也埋了漚熟了的草肥、羊糞、雞糞。” “等到開春再翻一遍,曬它個把月,保準是塊肥得流油的好地!預備著夏天種南瓜、冬瓜這些個‘大肚漢’!” 錢進蹲下身,也抓起一把土。 是挺硬的。 冰冷堅硬的土塊入手沉重,帶著冬日特有的寒意,但指間能清晰感受到土壤深處被有機肥滋養后特有的松軟。 “那冬天這些菜?”錢進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幾片在寒風中搖曳著綠意的田塊,尤其是那些深綠的大白菜和青白的蘿卜。 “你們是怎么防風的?” 周鐵鎮咧嘴一笑:“冬天風刀子厲害,咱就想土法子擋風唄!” 他帶著錢進走到其中一片種著大白菜的梯田邊,仔細指點著: “錢股長你看這地勢,這塊地本來就在山坳拐彎的窩風處,風頭就弱了三成。” 他指著梯田靠外側、也就是迎風的那一邊田埂: “再看這,我們特意把這道土埂加寬加高了小半米,光土埂不夠瓷實,還插滿了秋天收下來的老玉米稈子,一捆捆扎緊了,斜插進土埂里,根朝下,梢朝外!” 錢進定睛看去。 果然,那道壘砌的石土埂外側,密密麻麻地插立著無數已經枯黃干燥的玉米秸稈捆。 這些秸稈捆像一排排沉默的衛兵,彼此緊密依靠,形成了一道約莫半人高、厚實無比的秸稈“防風墻”。 凜冽的北風刮過來,撞在這道富有彈性的秸稈墻上,大部分風力被緩沖、消耗、分流,只有些微弱的、失去鋒芒的余風才能鉆進去,輕輕拂動田里的菜葉。 “法子土是土,可頂用!”周鐵鎮語氣里滿是得意,“再加上入冬前給這些白菜蘿卜培了厚土,根護得嚴實——你瞅瞅。” 他撥開一棵大白菜外層有些凍傷的葉片,露出里面層層包裹、緊實鮮嫩的白綠色菜心: “凍不壞,一點沒問題,開春賣相差點,可自家吃、交任務,一點不耽誤!有這點綠頂著,社員們心里也暖和!” “還有那塊地蓋了薄膜,嘿嘿,那里面全是活東西,我們種了大蒜,開春出蒜苗,然后出鮮蒜,鮮蒜曬干了不就是干蒜嗎?” “全是頂值錢的好東西!” 錢進仔細看著那道簡陋卻異常實用的秸稈防風墻,再看看田里那些在寒風中依舊保持生機的蔬菜,心中感慨萬千。 這樸素的智慧,是千百年來農民與自然搏斗、向土地索要生存資料的結晶,充滿了令人敬佩的生命力。 兩人繼續向上攀登,一直走到梯田群的中段。 這里視野更加開闊,幾乎能俯瞰蔬菜區梯田區域的全貌。 寒風凜冽,吹得兩人的棉襖呼呼作響,臉頰生疼。 但站在這高處,眼前的景象更加令人震撼。 層層的梯田如同巨大的階梯,一級一級,由近及遠,由低向高,秩序井然地鋪展在冬日灰褐色的山體上。 一道道堅固的石土田埂勾勒出清晰而硬朗的線條。 大部分田面覆蓋著薄雪,在午后慘淡的陽光下泛著朦朧的灰白。 而在那避風向陽的低洼處,一團團、一簇簇深沉的墨綠、青白頑強地刺破冬日的單調,如同鑲嵌在巨大銀灰色畫布上的翡翠和白玉。 各處田埂上散落著三三兩兩的身影。 幾個穿著臃腫棉襖的社員,正揮動著沉重的鐵鎬或鐵鍬,奮力地敲打著被凍成鐵板的田埂邊緣。 他們要將冬季凍酥的浮土鏟掉,用新挖的濕土和石塊填補加固。 另一些人則推著獨輪木車,車上裝著剛從漚肥池里起出來的黑褐色農家肥。 肥料還冒著微微熱氣,等到散了熱,他們小心翼翼地在田埂小路上挪動,將肥料推到指定地塊,再用鐵鍬均勻地撒在那些暫時休耕、準備開春播種的梯田里。 濃郁的、帶著牲畜糞便發酵后特有的氨氣味道和泥土腥氣的氣息,在寒冷的空氣中彌漫開來,竟也透著一股為來年豐饒而耕耘的踏實感。 “錢主任,你看那邊。”周鐵鎮迎著風,聲音洪亮,滿臉對未來的盼頭。 他手指有力地指向腳下這片他傾注了全部心血的梯田群,笑容比陽光燦爛的多: “開春、現在就等開春了,嘿嘿,冰一化,雪一消,地氣一上來,嗯,這梯田里就是一片綠油油、一片金燦燦!” “有了你給的那些好種子,咱們西坪,再也不是只能種糧食,然后靠天吃飯、最后餓肚子的窮山溝了!” 錢進站在凜冽的山風中,望著眼前這片在嚴寒中孕育著生機的土地,很感慨,很欣慰。 好啊! 他向著不遠處的各生產隊遙望,隱隱約約他,他能看見靠在南墻外曬太陽的老漢,能聽到幾聲狗吠和孩子們的嬉鬧聲。 天寒地凍。 西坪生產大隊是徹底變了,舊貌變新顏! 他欣慰的招招手:“好,周大隊,我先恭喜你們,也祝福你們,希望你們借著改革開放的良機,一舉發展成月州縣乃至海濱市的標桿生產大隊!” “然后現在你跟我走,我這次來還要給你們的蔬菜種植事業加把勁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