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看了看對面大李莊社員們開始動搖的神色,胸中的怒火漸漸平息了一些。 這樣迅速考慮過后他咬了咬牙,一揮手說道:“都先別動!聽干部的!” “但是,這水壩到底怎么處理?” 他走到水壩近前去看水,又憤怒了起來:“你們是不是動抽水機了?怎么就這么些水了?” 宋林文把他推回去:“我們包隊干部來商量解決這件事,你們不準亂動?!? 場面好不容易控制住,他可不想再出什么簍子。 將李長河推回去,他又招呼李德裕:“事情怎么解決?” 李德裕說道:“我讓大李莊的人拆水壩,你讓小李莊的人回去?!? 宋林文很生氣,可是他上年紀了,能壓住火氣:“說屁話呢!那你們平白無故就可以攔截水了?之前你們抽走的水就那么算了?” 李德裕說道:“那能怎么辦?水已經進地里了,嫁出去的媳婦潑出去的水,沒辦法了?!? “再說,剛才你也聽到大李莊的不滿了,年年修水利上河工,他們干的比小李莊多太多了?!? “為什么他們出那么多力氣?還不是為了旱年用水上能得勁一些?結果現在碰到大旱年,你讓他們跟小李莊一樣用水,他們能樂意?” “實話跟你說,我也知道筑壩攔水是餿主意、是違紀問題,可大李莊上下現在意見太大了,眼看就要民變了,我不得不……” “你可去一邊吧,別嚇唬人。”宋林文點了一支煙,眉頭緊皺。 “那就是先讓雙方罷兵,后面你們大李莊不能再取水了,水庫繼續放水就留給下游!” 李德裕悻悻地說:“成吧?!? 雙方談好了條件,又各自去跟兩個生產隊的主要干部進行協商。 事情只能這樣。 李德裕對大李莊的人喊道:“來吧,大李莊的同志,立刻組織人手,拆除非法攔水壩!恢復河道自然流向!” 宋林文那邊也說:“小李莊的同志,趕緊回家準備打水,后面大李莊的人不會取水了,剩下的水都會正常流入下游?!? “至于清水河河水具體分配方案,指揮部會立刻派人核查河道水量,并依據旱情和作物情況,制定公平的分水方案!” 命令清晰而有力。 在包隊干部和小李莊主要干部現場監督和協調下,大李莊的社員們雖然心有不甘,但還是默默地上前,開始拆除那道剛剛壘起、寄托了他們短暫希望的土壩。 水流洶涌地向下游流淌。 小李莊的男女老少急忙將準備的水桶水盆送入河里,小伙子半大小子則不管不顧穿著褲衩跳入河里。 另外也有幾個抽水機悄悄地放入河道里…… 這場極可能釀成流血沖突的群體性事件,在干部包隊機制的關鍵介入下,被成功化解在初發階段。 事情層層上報,最終形成了一份詳盡的書面報告,擺在了韓兆新那張堆滿文件的辦公桌上。 這份報告旁邊,還摞著幾份來自不同區縣的類似報告——都是關于包隊干部及時介入,成功化解搶水糾紛的案例。 韓兆新帶著報告正好去開會,幾個領導分了報告互相傳閱。 韓兆新看完了小李莊和大李莊的沖突事件后忍不住點點頭,臉上露出一些笑意: “好啊,咱們的干部關鍵時刻頂得上!李德裕這位同志,早就聽說過他辦事有一套,這次確實沒掉鏈子!” “是啊,韓指揮,”張成南看到頂頭上司開心了,趕緊捧哏,“這里的幾次沖突能平息,包隊干部在現場起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沒有他們在第一時間介入、亮明身份、宣講政策、協調矛盾,后果真是不堪設想!” 他想起自己局里那個差點逃避下鄉的李德裕,心里也是一陣欣慰。 算這老小子沒給自己丟臉,否則回來非辦他不成。 鄭國棟也感慨地點點頭。 他剛從下面檢查回來,本來是按照省里要求進行干部風氣檢查,順路也在農村進行了抗旱工作的檢查。 海濱市的情況在全省來說是最好的,抗旱工作開展的如火如荼且大有效果,農民們日子過的困難卻不至于像以前的大旱之年般過不下去。 他打開筆記本說:“我這兩天接連跑了幾個縣,情況基本一致。” “自從包隊干部下去這一個多禮拜,從基層反饋上來的情況來看,現在跟以前簡直天壤之別?!? “過去那種三天兩頭因為搶水打架斗毆、甚至動家伙的惡性事件,幾乎絕跡了!下面公社派出所、縣公安局的同志,壓力一下子減輕了大半!” 他拿起桌上一份縣治安局送來的報告,指著其中用紅筆劃出的句子說道: “你們看,這是安果縣治安口主官孟革新同志給我的報告?!? 然后他又念了起來:“包隊干部駐村,如同在基層安裝了穩壓器和報警器,治安糾紛發生率下降百分之九十以上……哈哈?!? “孟革新這同志還異想天開地問,說這么好的政策,能不能以后長期搞下去,讓干部包隊駐村常態化?” “哈哈哈!”韓兆新也爽朗地笑起來。 作為主要領導,當初他們是強行推進的這個政策,受到了各級干部很大的抵觸。 現在政策能夠起效,包隊干部能夠讓群眾滿意,這讓他們很爽。 不光干了實事,還拿到了政績。 笑了兩聲,韓兆新擺擺手:“這個老猛,他想得倒美!干部包隊,是戰時狀態下的戰時機制,是特殊時期的特殊辦法?!? 張成南卻放下報告后感興趣的說:“韓總,也別這么說,我也感覺這政策可以長期推行。” 韓兆新收斂笑容看了他一眼。 你感覺不準! 不過最近抗旱工作卓有成效,張成南也是有功勞的。 這樣他就給對方分析說道:“為什么只能特殊時期用?第一,沒人愿意長期下鄉。” “像錢進、魏得勝這樣的好干部有,但大多數干部,包括我們在座各位,習慣了城里的生活條件和機關工作,長期扎在鄉下不現實?!? “第二,”他指了指墻上掛著的大幅‘抗旱不分你我’宣傳畫下面的日歷,“國家還不富裕,財政負擔不起,把這么多干部長期留在鄉下,工資、福利、補貼,哪一項不是錢?” “這會造成嚴重的冗員問題,給財政制造巨大壓力。這和新時期的精簡高效背道而馳。所以啊,這只能是‘非常時期,行非常之事’!” 張成南作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原來是這么回事,還是韓總您思考的全面,我呀,頭腦還是有點簡單了,還是得向您和國棟領導學習。” 韓兆新淡然一笑,對這種馬屁很不感冒:“我們都要學習,領袖同志說的好,活到老學到老?!? “我們尤其要向錢進同志學習,他可真是好同志?!编崌鴹潩M臉贊賞。 “要不是有他在一線扛著,咱們這個抗旱工作,現在絕不會有如今的成果!” 韓兆新也長嘆一聲:“是啊,誰能想到今年旱情來的如此突然?” 辦公室里一時安靜下來,只有吊扇的嗡嗡聲和窗外知了不知疲倦的嘶鳴。 領導們的目光投向窗外,天空依舊驕陽似火,灼熱的空氣似乎讓遠處的景物都在扭曲。 這場與旱魔曠日持久的較量,遠未結束。 張成南點燃一支香煙,打破了沉默:“韓指揮說得對。這場大旱,來的突然,它不僅是在考驗我們對抗自然的力量,更是在錘煉我們整個基層組織的神經末梢,考驗我們的組織力、執行力和凝聚力?!? “不過正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以前市里的命令到了縣里可能就弱了三分,到了公社大隊,更是層層衰減,現在呢?” 他彈了彈煙灰,“‘干部包隊’這根線,就像在指揮部和每一個最末梢的生產隊之間,直接架起了一條電話專線。” “指揮部的聲音能一桿子插到底,基層的實情也能第一時間反饋上來。這根線,就是共克時艱的關鍵紐帶?!? “所以我認為它雖然不能常用時時用,可以后到了有必要的時候,我們有經驗了,也有具體的工作路徑可以借鑒了,下一次再要使用這根線,一定能做的更好?!? 鄭國棟用力點頭:“沒錯,小李莊大李莊這件事,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過去那種信息不通、互相猜忌、各自為戰的情況,被有效扭轉了?!? “矛盾在基層萌芽狀態就被包隊干部發現、化解,避免了事態擴大和資源內耗。這‘非常之策’,在當下這個‘非常時期’,確實展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 韓兆新堅定的對鄭國棟的觀點進行肯定:“所以,我們更要堅定不移地把‘干部包隊’推行下去!” “接下來力度還要加大、范圍還要擴展,第一批下去了,第二批、第三批要跟上,讓更多有經驗、有覺悟、能吃苦的同志,尤其是老黨員、老同志,把根扎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這是我們打贏這場抗旱救災硬仗的關鍵一招!”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