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打補丁的被褥、棉衣棉鞋、包袱箱子,還有用布包裝著的吃飯家伙,另外有些人還用尿素袋子裝了一袋子的玉米餅子。 懷揣著對城市生活的憧憬和對新工作的期待,他們在公社干部的歡送下,坐上了開往海濱市的卡車。 也是開往未來的開車。 錢進這邊也看到了未來,建筑大隊在政策破冰和嚴格程序下終于誕生了,現在又終于擁有了堅實的技術骨架。 卡車駛過坑洼的土路,駛上平坦的柏油馬路。 路兩邊逐漸出現成排的磚瓦房、蘇式風格的辦公樓、冒著白煙的工廠煙囪,夜幕降臨,更有路燈亮起來…… 這一切對常年生活在農村的匠人們來說,既陌生又新奇。 他們扒著車幫,貪婪地看著窗外的景象,臉上寫滿了興奮。 此時倒是沒有什么忐忑或者緊張了。 畢竟不是一個人進城,是一群鄉親進城,而且前面還有錢進的越野車帶隊。 馬從力在車上搞怪的喊了一聲:“咱這像不像軍車?軍官坐小車在前面領路,咱當兵的在后面塞了滿滿一車?” “沒有槍啊。” “但家伙什可不少,還有被褥干糧咧……” 卡車最終停在了培訓學校。 里面有宿舍有床鋪。 匠人們有些拘謹地跳下車,好奇地打量著這個新環境。 錢進提前打電話安排了徐衛東帶著一些隊員過來幫忙分宿舍。 他則帶人去打開了雜物間,里面被褥和福利品夠多,是他以前買了拿出來為了大部隊準備的東西。 學校宿舍很簡陋,但干凈整潔。 紅磚地面,白灰墻面。 每間房約20平米,靠墻放滿了上下鋪的木架子床,全是實木質地,絕對結實,宿舍只在中間留出個過道。 床上鋪著嶄新的草席,墻上釘著幾排掛衣鉤。 雖然擁擠,但比他們想象中農村大通鋪強多了! “這床嶄新啊,嘿,松木床啊,真結實!” “誒爹啊,你住我下面,你腿腳不方便了別爬上去了……” “這地方比咱家強多了,咱現在也住上帶電燈的屋子了……” “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現在有電燈了……” 錢進回來說道:“也有電話,就在前面的校長辦公室里,誰家里有急事,那就給公社打電話。” 匠人們臉上露出了興奮的笑容。 等他們安頓好行李,錢進把大家召集到宿舍前的空地上: “同志們,進了城,就是建筑大隊的人了,大隊不會虧待大家!” “還是那句話,我錢進許諾的東西呢,一定會做到,但是!” “我錢進提出的要求,你們也必須得做到,否則別怪我不講情面往后清人!” “好了,大家舟車勞頓了一路,今天不強調太多事了,就是一個別打架、別隨地亂小便也別隨地吐痰,行吧?” 眾人七嘴八舌的喊: “準行。” “誰那么干誰是狗。” 錢進點點頭,招呼他們去雜物間:“走了,跟我去發福利品。” 徐衛東帶領的工作人員開始有條不紊地往外分發。 全是好東西,徐衛東看的都眼饞:“錢老大你從哪里弄的這么多睡袋啊?真好,給我也弄一個唄。” 錢進斜睨他:“你也要過來住?你也要進建筑隊去干活?你也準備風餐露宿?” 徐衛東想了想。 還是放不下即將進入家里的嬌妻。 卷成團的保暖睡袋確實是好東西,農民們壓根沒見過這東西,還是有幾個退伍兵匠人打開后搞清楚了: “噢,這是睡袋啊,我當兵那會聽當官的說,美帝國那些少爺兵就用這個,老好了……” “絕對好,真厚實,真暖和,你們摸摸,多軟化,是不是?” “真發給咱啊?扣不扣工資啊?這東西,多好啊,嶄新啊,咱這輩子還沒用上這嶄新的被褥呢,這下子可好,一來來一套!” 捧著厚實嶄新的棉睡袋,好些人還搞不清楚這東西怎么用: “到底是被子還是褥子?怎么跟個棉布袋子似的?” 懂行的匠人教導同伴:“打開,整個人鉆進去……” “噢,明白了,就像是自己滾了個被窩!”匠人們這才恍然大悟。 錢進還給配了暖水袋。 這是普通的深紅色橡膠暖水袋,屬于經典款了,帶螺旋蓋,從九十年代開始比較常見,但在1981年絕對是高檔貨,冬天在百貨大樓能占據C位,在農村罕見。 農村晚上要取暖,基本上就是人手一個掛吊水的瓶子。 “晚上灌上熱水,塞被窩里,暖和一晚上。”突擊隊隊員示范著,同時補充,“一定小心別被燙傷啊,這東西可熱乎。” 匠人們拿到后輪流看,看稀罕。 帶栽絨領子的棉服又暖和又干練,褲子是厚棉褲,二者是一套,上面都印著“勞動光榮”四個大字。 另外保暖防滑水靴、帶護耳的棉帽子,統統是一人一套。 甚至錢進還給他們準備了洗漱用品: 一個印著紅雙喜的搪瓷臉盆,一個同款搪瓷茶缸,一條白毛巾,一塊燈塔肥皂,一支中華牙膏,一把牙刷。 這就不是商城出品了,都是錢進通過關系采購的。 他沖一行人吆喝說:“都得注意衛生啊,在城里不比鄉下,必須得把個人衛生搞好了。” “洗臉刷牙洗頭,這都是每天必須的事!” 馬從力問道:“啊?每天還得洗頭啊?這大冷天不得吹感冒了?” 馬從風從后面踹他一腳:“就你嬌貴。” 錢進說道:“在屋里擦干頭發,出門戴上棉帽子,這怎么會感冒?” 其他匠人紛紛點頭:“對對對。” “錢指揮怎么說咱就怎么做。” “以后可別叫錢指揮了,叫錢總,錢總隊!” 現在錢進說什么,他們都說好都說對。 因為給的太多了,太好了! 匠人們看著手里捧著的這些福利品,一樣樣嶄新實用,是農村結婚都見不到的好東西,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尤其是從帽子到鞋子配了一身,很多人一輩子都沒穿過這么厚實、這么新的衣服。 而且這還是工作服。 對于農民來說,跟城里端鐵飯碗的工人一樣能夠有一身所謂的工作服,這可太驕傲了。 放在21世紀,就是一身飛行員防靜電服也比不上! 甄家爺們湊在一起心花怒放。 多數人在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馬棚子默默地把棉帽子戴在頭上,護耳放下來,一股暖意瞬間包裹了耳朵,他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福利品發完,更大的驚喜還在后面。 錢進讓人推過來平板車,上面蓋著帆布。 “掀開!” 徐衛東一聲令下。 帆布掀開。 下面整整齊齊碼放著嶄新的工具,并且都按照工種進行了分類擺放。 木工組那邊,嶄新的框鋸,大鋸、小鋸齊全,刨子一溜好幾個。 甄大鷹拿起來比劃著說:“長刨、中刨、短刨——師傅,這是什么啊?” “那叫線刨,真全乎啊。”甄開來贊嘆。 他拿起一套鑿子看。 平口、斜口、圓口、半圓口,洋洋灑灑一套十來個呢。 其他至于斧頭、木工錘、墨斗、角尺、卷尺…… 琳瑯滿目,型號尺寸非常齊全。 瓦工組的家伙也多,錚亮的瓦刀分為大小號、抹子、壓子、灰板、線墜、靠尺、磚夾子…… 馬從風拿起一根兩米長的靠尺很震驚:“城里人的家伙什就是好啊,大力你趕緊看看,這家伙,嘿,鐵的!” “這叫鋁合金。”馬棚子說,“不是鐵,它更輕快但一樣結實耐用。” 馬從風恍然的點點頭。 他伸手試了試,笑道:“是更輕快。” 此外還有大錘、鋼釬、撬棍、洋鎬、鐵鍬等重工具。 甚至錢進還準備了管鉗、扳手、螺絲刀、電工刀、測電筆等。 總之,建筑工程隊的基礎拉起來了。 馬從力抹著鼻子上來問:“錢總,這東西都是?” “都是給大家伙準備的,”錢進大聲說,“是建筑大隊配發給你們的,是你們吃飯的家伙,然后不是公用啊,大家按照小組分一套,小組內共用。” “所以大家要愛惜,要保管好,這東西不是隨便能買到的,都是咱市府為了支持咱們建筑大隊工作特批的,一個蘿卜一個坑……” 匠人們沸騰了。 他們像孩子看到心愛的玩具一樣,呼啦一下圍了上去研究起來: “這刨子好,真輕,鋼口真好!” “師傅你看這個瓦刀,多厚實!你試試,趁手不?” “這是水平尺?師傅,這是不是你說的水平尺啊?你看看這里面帶氣泡,噢,就是用這個氣泡看看水平不水平?” “乖乖,這輩子沒用過這么好的家伙事兒,政府真好……” 沉默寡言的馬棚子一直對那2米長的鋁合金靠尺愛不釋手,有了它,砌墻找平就方便多了。 夜色越來越深,寒風漸起。 錢進監督,讓匠人們分組選了組長,又在組長里選了隊長,然后出來領了各自組里的家伙。 人民食堂的周一行趕到,問錢進:“錢總,什么時候開飯?” 匠人們早就餓的前腹貼后背了,一直等著這句話呢。 錢進說道:“現在就開飯吧,各自回宿舍吃飯——還是那句話,注意衛生啊。” “馬從力,你去燒點開水,待會刷碗洗筷子用。” 馬從力大大咧咧的說:“嗨,錢總你別浪費熱水了,俺莊戶人沒那么金貴,就用涼水洗行了。” 錢進說道:“你不懂咱這里的菜,菜里油水多,冷水洗不干凈。” 馬從力笑了起來:“錢總,是你不懂俺莊戶孫,嘿嘿,你看著吧,碗里留不下油水!” 隊長們組織人手,上百號匠人們拿著新發的搪瓷碗和茶缸開始排隊。 裝載著大保溫桶的三輪自行車被推過來,蓋子打開,熱氣騰騰,香氣撲鼻。 前面的人探頭一看,激動的說:“豬肉燉粉條,我看見豬肉了,那么老大塊……” “是,五花肉,我看見了,真肥呀……” 打飯的隊員用大勺子在里面使勁攪和,力求菜肉粉條勻稱。 錢進點點頭,一大勺油汪汪的白菜豬肉燉粉條被倒入了搪瓷缸里。 主食是饅頭,白面和玉米面混合蒸出來的大饅頭。 饅頭暄軟,漢子們看到后眼睛都亮了。 但真正饞人的還是大師傅燉出來的豬肉白菜燉粉條。 那肥瘦相間的豬肉片是晶瑩剔透,吸飽了湯汁的白菜軟爛可口,粉條滑溜油香,香氣撲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