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孔融回到驛館之時,時間尚早,太陽并未完全落山。 “國相!” 驛館內,太史慈一直在焦急等待著,見到孔融平安歸來,不由得松了一口氣。 假如孔融天黑前還沒回驛館的話,他就要帶著印信逃去冀州了。 雖然他可以選擇混入許縣,找機會將孔融救出,但他知道孔融更愿意他去冀州揭露曹操假立天子的罪行。 將孔融迎進來后,太史慈問道:“國相今天見到天子了嗎?” 孔融點頭道:“見到了,陛下第一時間召見了我,依稀之間可能八年前的影子。但是不是真正的天子還有待商榷。” 太史慈楞了一下,有些不解地問道:“國相何出此言?莫非這個天子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么?倘若天子是假的,國相如何能回驛館?” 孔融眉頭緊皺,心中千頭萬緒,最終還是搖了搖頭,說道:“不對勁的地方倒沒有發現,言行舉止很自然,也都符合天子之禮,只是……” 他說到這里停了下來,似乎欲言又止。 而這也令太史慈感到更加好奇了。 既然長得一樣,言行舉止也都沒問題,也沒發現不對勁的地方,為什么孔融還如此遲疑? “沒什么。” 孔融猶豫了一會兒后還是沒有說出來。 因為他也不知道該怎么說。 非要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就是……失望。 他對天子有些失望,他心中的天子不該是這樣的。 即便是靈帝,也處處充滿帝王威儀。 可今天那位天子不但在殿中當著眾大臣的面對他這個臣子哭泣,而且言語神態處處也顯得懦弱,或驚慌失措,或急不可耐,無半點天子的威儀。 事后他聯想到天子這么長時間以來的經歷,養成這樣的性格倒也不讓人意外。 只能說與他心中的期待不符。 他很難想象這樣一位懦弱天子怎么才能肩負起振興大漢的重任。 “今日在朝堂之上,曹操搶斷天子發言,對天子不尊,我觀他絕非忠臣。恐怕傳言曹操挾天子以令不臣,并非虛言。” 孔融回想起在朝堂上的時候,天子本想與他繼續寒暄幾句,但卻被曹操出言打斷。 而當時天子竟然有些畏懼。 堂堂天子,被臣子輕易打斷發言卻不敢發怒,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不管這個天子是真的還是假的,至少曹操此人絕非忠臣,而是個野心勃勃之輩。 太史慈對此似乎并不意外,說道:“當今天下,真正如國相這般忠于漢室的臣子能有幾個?曹操此人聲名敗壞,品德低下,豈會是善類。” “即便城內天子為真,他奉迎天子的目的怕是也不純,國相需要多多提防于他。” 和袁紹比起來,曹操的聲名簡直太差了。 且不說宦官之后這個身份,單說數年前攻徐州之時,久克不下,等拿下徐州后屠殺百姓十萬人,便讓他的聲名壞到了極點。 要知道屠戮百姓可是大忌,但曹操依然如此行事,而且還不止一次,光是一個徐州,他便屠了三次!足以見得其德行有多差。 至少太史慈是很不喜曹操這樣的人。 “放心,我自有分寸。” 孔融心里當然明白這一點,所以今天才會拒絕曹操向他展露出來的善意。 兩人又聊了一會,孔融也有些倦了,便說道:“早些休息吧,明日我還要入宮一趟,過幾天我們便出發前往鄴城,去拜見另一位天子。” 等他明天去向楊彪伏完等一眾天子近臣們詢問了解一下情況,便出發前往鄴城。 …… 三日后,孔融從許縣離開了。 雖然曹操和天子對他再三挽留,但還是被他拒絕,和太史慈一起踏上了前往冀州的道路。 當天曹操在府中大發雷霆,孔融堅決離開的態度讓他心中無比憤怒,生怕孔融去到鄴城之后,會生起一些不必要的事端。 可盡管他十分憤怒,也什么都不能做,只能放任孔融離開。 總不能殺了孔融,或者將他強行留下吧? 要是他敢這么做,世人知曉之后,許縣的真天子就真要變成假天子了。 孔融離開許縣趕往鄴城的消息,在他出發后的第四天傳到了鄴城。 郭嘉和賈詡從袁紹府邸得到消息之后,一直等到晚上,才趁著夜色入宮。 平日里劉協召見他們已成常態,所以不需有人通報;而且由于劉協的安排,寢宮內也并沒有下人服侍,所以兩人在被張郃帶到寢宮外后,直接便走了進去。 然后他們便看見劉協正抱著一堆竹簡,在燭光下埋頭苦讀。 神色專注,甚至都沒有發現他們兩人的到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