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五章宋濂進京-《父可敵國》
第(3/3)頁
“教不嚴、師之惰,他倒是沉得住氣。”宋濂心里清楚,楚王如此離經叛道,辦法還一套一套,劉伯溫怕是脫不開干系。
“算了,他老且病矣,放過他吧。”不過這時候,不能長他人志氣,所以他嘆口氣道:“說回正事兒吧。”
“嗯,眼下最可怕的是,皇上已經完全被楚王蠱惑了,不然借老六個膽子,他也不敢對孔孟動手。”
“唉。真要讓他搞成了,就是個古經廢而不修,圣學暗而不明,儒者寂于空室,文吏嘩于朝堂的丑陋景象了。”蘇伯衡滿臉痛苦道:“莫非我圣教被喇嘛欺壓了近百年,又要讓法家騎在頭上了?”
“絕對不可放棄!”戴良著急的大聲道:“這十多年來這么難,咱們不還是勉力支撐?管皇上多不喜,好歹保著圣教不墜。只要堅持到太子爺當國,一切就會好起來的!”
“是這個理兒。”宋濂點頭道:“我致仕時就跟你們說過,這些年先慘淡經營,堅持守住就會好轉。老夫現在還是這個判斷。”
“咱們還能守得住?”胡翰小聲問道,他這話也是京城大儒們共同的心聲,不然也不會一塊跑這么遠來接宋濂。
“怎么可能守不住?圣教經過磨難?卻能千年不墜,這才哪到哪?”宋濂先給三人打個氣,又問道:“太子爺什么態度?”
“太子爺當然是想著咱們的,不光保住了那陳汶輝的家人,還一直在幫著勸說皇上。”戴良這才略感欣慰道:“唉,幸虧太子爺是我孔孟門徒,不然這日子沒指望了。”
“是啊,看到太子爺站在咱們這邊,好歹還有希望。”另外兩人也附和著點頭,夸贊道:“都是太史公教導有方啊,今日我等方能受益無窮。”
“呵呵……”宋濂矜持一笑道:“太子爺秉性純良、仁厚好學,是天生的仁君,老夫可不敢居功。”
說著他沉聲道:“一進京,我馬上就去見他,先聽聽太子爺怎么說,咱們再做定奪。”
“妥。”三人點頭道:“能化解眼下局面的,也只有太子爺了。”
“他需要我們怎么配合,我們就怎么配合。”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