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其實朱楨根本沒見過什么孔希魯,他只是聽說過有這么個人,在過去十多年數(shù)次來京里上書,要求朝廷給南孔應有的待遇。 不過朱楨一直對孔家很不感冒,所以也沒理會過這茬,是前陣子讓人調查孔家的時候,才了解了這樁公案。 朱楨頓時如獲至寶,這簡直是拿捏衍圣公最好的工具了。所以他才會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衍圣公揪過來再說。 “怎么不說話呀?不說話就是默認咯?”朱楨好整以暇的看著孔訥。 “不是。”孔訥趕忙搖頭,硬著頭皮道:“當時孔洙公已經(jīng)讓子孫發(fā)誓,不爭衍圣公了!” “但人家孔希魯說的是,孔洙只是不讓他們當元朝的衍圣公,可沒說不讓他們當大明的!”朱楨不疾不徐道:“至少本王覺得孔希魯?shù)脑挍]毛病——孔家是宋朝封的衍圣公,南渡后又當了六任,跟宋朝可謂相伴始終,再給元朝繼續(xù)當衍圣公,正常人都會覺得膈應。” “……”這話說的孔訥面紅耳赤,他這一支的祖宗,就是給元朝當衍圣公起家的。 “原因很簡單。”朱楨沉聲道:“當時封你爹為衍圣公時,主要是你爹太會了,大軍前鋒才到山東他就投了,加之當時并不了解南孔的情況。所以我爹封你爹衍圣公也算理所應當。” 孔訥終于徹底軟了,他一撩官袍,雙膝跪地,拍著胸脯表態(tài)道: “為臣保證,我也會對皇上和王爺千依百順!不,我可以比我爹更恭順,王爺讓我干啥我干啥,絕對做大明最忠誠的走狗!” 其實根本不用查,只要老六的人一去,在斗爭中失勢的那一房就會跳出來,猛爆他們這一房的黑料。到時候朝廷反而得考慮,要不要把那些刷新三觀,沒有下限的罪行公之于眾,以免徹底毀了衍圣公這塊活牌坊了。 “但是魯王的暴行僅限于兗州一地,別府的百姓很難感同身受,正常也不會跟著鬧事。”孔訥道:“要只是兗州民變的話,朝廷也斷不會讓他個青州的王爺過來平叛。” “是,事情是這樣的。”孔訥嘆息一聲道:“兩個月前,明一道的王大教主忽然到了曲阜。這個王大教主神通廣大,前元時就在北方叱咤風云,據(jù)說還跟王保保稱兄道弟過。他最大的本事就是立教,別人用畢生精力創(chuàng)一個道門,他卻能一年創(chuàng)一個道門,而且還都能混的不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