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九章 嚴絲合縫-《父可敵國》
第(2/3)頁
“對,就是鹽河!”朱棣興奮的拍著地圖道:“這條河在海州,唐朝以來就是淮鹽漕運的主要通道,所以又叫鹽漕河。經由這條河,便可以從海邊直通運河了!”
朱楨定睛一看,那地圖上的諸多河道,被四哥打了一片‘×’號,唯有一條近似筆直的河道,被他用紅線標了出來。
“著實費了一番牛勁。淮安沿海河道雖多,但要么不跟運河相連,要么就是結冰厚度不夠。”老四便得意的從懷里掏出地圖,展開道:“我是連找了三天三夜,終于才找到這么一條!”
金朝以前,黃河也曾有過數次向南決口,但黃河主流一直保持北流,自山東河北一帶入海。
“冰面夠結實嗎?”
在金朝時期發生了黃河奪淮之后,因為金朝及后繼的元朝吏治腐敗,朝廷無力改變黃河流向,只能任其泛濫于淮泗之間,這也是漕運受阻的一個重要原因。
“夠夠夠!鹽河比黃河口靠北將近三百里。”朱棣重重點頭道:“我親自上去試了,都能跑馬,更別說跑車了。為了保險起見,我又專門找了馬車,滿載試了下,也沒有任何問題。”
頓一下,他又補充道:“這兩天又有寒流,冰層肯定還會再厚,雖然這樣會辛苦一點,但安全上更有保障了。”
“嗯。”朱楨也點下頭,問道:“那海面上呢?結冰嚴重嗎,能靠船嗎?”
“沒問題。”朱棣笑道:“我在黃河口看到海面上還有不少浮冰,在鹽河口的海面上,卻什么都沒看到,居然一點沒結冰,你說稀奇不稀奇?”
“正常。”朱楨笑笑,解釋道:“按說是不結冰的,但黃河水量大,沖淡了入海口的鹽度,所以會結冰。鹽河是一條人工河,黃河奪淮泗后,更沒有什么水量了,根本改變不了沿海的鹽度,所以海面不會結冰。”
于是他便拍板道:“那就從鹽河內運吧!”
~~
轉運地點一定下,也不等所有冰車造完,第一批兩萬輛冰車便啟程南下了。
運河寬度在六到十丈之間,十萬輛冰車一起出發,難以想象得堵成什么樣?所以,朱楨計劃將全部冰車分為五隊,發車間隔為半日。
正月十二一早,第一隊由朱棣率領出發;中午第二隊由胡讓率領出發。
十三日一早,第三隊由平安率領出發;中午第四個由吳印率領出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