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九章 嚴絲合縫-《父可敵國》
第(3/3)頁
而十三日晚,就是十萬輛大冰車全部完工的時間。
十四日一早,朱楨便親自率領最后一隊,乘坐剛剛造出的冰車,南下趕赴鹽河。
而此時,最早出發的第一隊,已經在鹽河口開始裝貨了!
進展如此順利,當然離不開海運部門的通力配合。
正月初二,總理海政衙門才接到旨意,要求他們七天之內將兩百萬石軍糧運抵淮安待命。
韓宜可立馬便啟動一級預案,把在家里過年的官吏兵丁全都召集起來,又從太倉府征調了五萬民夫,火速開倉,日夜不停的運糧裝船,初七才裝船完畢。
初八一早,運糧船隊三百條大海船便揚帆啟程,離開了劉家港。
海政衙門所造海船依然延續了元朝的樣式,大者載糧八九千石,小者兩千石。前者用于海運,后者行于長江。
所以只用了三百條船,就把兩百萬石糧食全都裝載完成。水運尤其是海運,與陸運的差距之大,簡直有天淵之別。
從長江口到淮安走海路不過八百里,若是平時,兩日便到。但現在是冬天,沿岸洋流和風向全都是自北向南,所以船隊是逆流逆風而行。雖然中式船帆八面受風,逆風也能行駛,但速度實在慘不忍睹,每天只能行進兩百里。
而且逆風逆水航行時,船不能走直線,要朝東北或西北方走之字路,這種跑風姿態叫‘對口斜’,所以實際航程超過一千里,用了五天才抵達黃河口。
一到黃河口,又接到命令繼續北上,抵達鹽河口時,已經是十三日的深夜了。
而朱棣的第一批運糧隊,也在當天傍晚時抵達了鹽河口。
雙方的配合堪稱嚴絲合縫。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