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陶歌說:“第四輪投票很激烈,決出了五部作品。” 張宣緊著問:“哪五部作品?” 陶歌如數家珍:“前三部分別是“戰爭與人”、“白門柳”、“騷動之秋”,這三部作品晉級毫無懸念。 而你的“潛伏”和另外一本競爭激烈。 組委會投票后,得出的票數是一樣的,所以暫時先把這兩部作品一起進入到了下一輪。” 張宣似有所悟,迫不及待地問:“這次茅盾文學獎評選幾部作品?” 陶歌明明白白地告訴他:“組委會已經確定了,這次只選四部獲獎作品。” 張宣瞬間沉默了,也徹底懂了是什么意思。 正是因為這次只評選4部。 所以自己的“潛伏”和另外一部作品暫時一起進入到了下一輪。 而下一輪,也即第五輪,就是決勝輪。 “潛伏”要么生!要么死! 沒有第三條路。 要是競爭勝出,那自己就徹底功成名就,地位水漲船高,聲望達到峰值,風頭一時無兩。 要是失敗。 要是“潛伏”高調入圍,卻黯然退場。 那等待自己的將是一波又一波的輿論沖擊,以及山崩海嘯般的批評聲。 很可能會落得個人棄狗嫌的光景。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雖然這幾個月“潛伏”取得了輝煌成績,在國內國外雙開花,獲獎、暢銷一個都沒落下。 但他知道,拋開明面上那些明確表態不喜歡“潛伏”的作家、學者不談,暗處肯定隱藏著更多的眼紅怪。 如果“潛伏”順風順勢,他們就不敢作妖。 要是“潛伏”一旦在茅盾文學獎上遭遇滑鐵盧,那些眼紅怪必定會跳出來找存在感的。 用腳趾頭想想都知道,到時候報紙上肯定鋪天蓋地的都是負面新聞。 文化人嘛,有骨氣旳錚錚鐵骨。 沒骨氣的,那簡直就是壞透了! 見他沉默,陶歌仿佛知道他在想什么,安慰道:“沒事,姐有種直覺,肯定能過。” 直覺,直覺個先人板板啊! 生活經驗告訴自己:女人的直覺除了抓小三、小四靠點譜外,疑心疑鬼的居多。 或者說嚴重點,女人的直覺簡直就是亂彈琴。 心里郁悶歸郁悶,張宣還是問:“下一輪大概什么時候投票?” 陶歌說:“11月30號。” “本月最后一天?” “對。” “八五長篇獎的頒獎典禮是28號,30號那天我應該在京城。” “行,到時候姐帶你好好逛逛。” “嗯。” 兩人都有心事,都心情沉重,但都努力把話說的輕松些。 事情進展到這一步,“潛伏”能不能獲得茅盾文學獎,這已經不再是涉及張宣個人的臉面了。 還密切關乎到陶歌和洪總編的職業前途、人民文學的社內地位和業內名望。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講,洪總編和陶歌、甚至人民文學希望“潛伏”獲獎的心情都不亞于張宣。 可能他們比張宣更加迫切,更加焦慮。 畢竟張宣是兩世人,要是真的落敗了,他也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自我調節過來。 因為張宣自己知道自己,他有退路,有“發條女孩”等待開花結果。 還有腦子里那么多的文學作品兜底。 最重要的是自己還年輕,還有的是機會。 略過這個沉重的話題,陶歌談起了“發條女孩”的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