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在滬市吃了好幾天四大金剛,再次吃到麻辣鮮香的面條,吃貨張倍感親切。 張宣夸贊:“青竹同志,你這手藝是越來越好了。 要不我出錢,你出技術,一起開個高檔餐廳吧?” 沒想到鄒青竹直接拒絕:“不,我好歹也是一名牌大學生,怎么做開飯店的事喲。 當初要是想開飯店,讀完初中就不讀了。你現在功成名就了,可別忽悠我們這些沒見過世面的姑娘。” 老男人語塞。 這話沒毛病。 人家家里就是開飯店的,要是讀完大學后還開飯店,還不如初中畢業就干飯店。 見他不說話,鄒青竹問:“你曠課6天就是去辦手機廠了?” “嗯。”張宣輕嗯一聲。 鄒青竹好奇:“你為什么要把手機廠建在滬市,不建到羊城或深城啊?” 聽到這個問題,杜雙伶抬頭看著自己男人,她其實也疑惑。 文慧也停了筷子,看向了張宣。 迎著三人的眼神,張宣給她們分析:“手機是高科技產業,最關鍵的就是資金和人才。 資金我不缺,但人才奇缺。 珠三角好學校雖然不少,但缺電子電工類的頂尖人才。 而滬市的交大和金陵的南郵剛好能彌補一點。 另外滬市現在的生態環境相對比羊城和深城更好一些,所以暫時先落戶在那里。” 中午,外面的雨小了很多。 文慧被她小姨接走了。 今天是她小姨40歲生日,在家里擺了兩桌招待親朋好友。 她小姨還熱情地邀請了張宣、杜雙伶和鄒青竹三人。 但鄒青竹說今天有事。 她男朋友快要去威海了,為此事男方的父母特意從重慶趕了過來。這個時候不能撂挑子。 鄒青竹沒去,張宣和杜雙伶自然也沒法去,客氣一番就各自散去。 朝夕相處的4個人突然少了兩個,屋子里頓時冷清不少。 杜雙伶找出一把木柄黑傘,挽著他的胳膊輕聲說:“親愛的,陪我去外邊走走。” “好。” 都說小別勝新婚,兩人6天不見,自然有說不完的話要念叨。 春天到了,中大校園里萬紫千紅,鶯歌燕舞,一片生機。 路過木棉樹下時,杜雙伶忍不住說:“紅似火的木棉花真好看。” “嗯,和你一樣好看。”張宣順著她的視線看過去。 杜雙伶嗔怪地片他一眼,忽生感慨:“好看是好看,就是一年花期太短,快凋零了。” 張宣安慰道:“沒關系,我們明年再來看。” 杜雙伶望著木棉花:“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你說明年的花和今年的花還是同一朵嗎?” 張宣一頓,伸手捉住她的小手,堅定地說:“是同一朵。” 杜雙伶右手緊了緊,跟他來個十指相扣,仰頭輕輕問:“親愛的,需要我考研去滬市的學校嗎?” 一直在忍,但聽到“是同一朵”時,她還是沒忍住,問了心中的問題。 張宣幫她邊了邊頭發:“不用,手機廠落戶滬市只是暫時的。 等企業發展壯大了,等深城這邊的步伐跟上了,我屆時會在這邊開一個新廠,慢慢把重心轉移過來,把這里設為總部。” 聞言,杜雙伶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那我聽你的,我就爭取保研中大。” “好。” 杜雙伶從小成績就好,比張宣的成績還要好,要不是為了遷就他,這姑娘能去更好的學校。 所以對于保研中大,她很有信心。 當然了,有一事兩人心知肚明,但都沒提及。 那就是以張宣如今的成就,杜雙伶的成績只要不差到離譜,保個研基本上是十拿九穩。 因為把杜雙伶留在中大,符合中大的利益訴求。 你老婆在中大教書,張宣作為丈夫,還不得經常往中大跑? 跑勤快了,那和學校的感情不就來了嗎? 再說了,就算沒有利益訴求,中大看在張宣這個名人校友的份上,也會給杜雙伶開綠燈。 也正是想通了這點,杜雙伶一直很努力看書,很努力準備功課,為的就是不讓人看輕她。 自己的男人這么優秀,她雖然做不到齊頭并進,但她自己越優秀,越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兩人踩著碎碎步子在校園里逛了一圈,見雨徹底停了后,杜雙伶說: “今天就我們倆吃飯,家里沒什么菜了,我們得去趟菜市場。” 都習慣了家里吃,老男人沒有拒絕。 菜市場里,兩人像很多其他夫妻那樣,杜雙伶負責對菜挑挑揀揀、付錢。張宣幫著提東西,逛一圈下來,兩人手上串滿了袋子。 回到家,杜雙伶直接進了廚房,系上圍裙說: “我跟青竹學會了一道青椒炒肉,今天我做給你吃。” 這可真稀奇了,他直接站在旁邊饒有意味地觀看。 古人云: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還別說,杜雙伶此刻這一手切菜功夫總算有點模樣了,辣椒切開,不說辣椒塊勻稱如一吧,但至少還湊合。 張宣夸贊:“不錯,這幾年還是學了點東西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