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此后的幾日,對方不斷調整開價,各種試探,姚遠不耐煩,索性道:“別總拿當當和卓越說事,它們賣圖書和音像能有多大出息? 看亞馬遜賣書火了,就一窩蜂學著賣書,當當賣了好幾年還是那副德行,一點變通都沒有。 卓越更水,去年被我打的一敗涂地,還腆著臉吹自己銷售額過億,HE……TUI! 雷軍也不怕閃了舌頭,他單日下單量都只敢吹個1萬5,我年貨大禮包一天賣出去2萬3! 你們如果光看那些反映不出真實實力的垃圾數據,恕我直言,我認為你們不專業!” “……” 這一聲HE……TUI,給對方整不會了。 這是精英還是流氓啊? 投資機構最煩的就是手里有錢的老板,完全體會不到投資的快感。 姚遠見狀,又道:“圖書利潤薄,沒前途,我今年準備啟動電子大賣場,以中關村為基地,全力進攻3C產品。 你們怕風險,我理解,但可以約定一個協議,你們先投一部分,我達到某個銷售額,再投一部分。” 他讓了一步,對方回去再商討,也讓了一步。 沒過多久,再度帶來話:IDG和德豐杰投資2億人民幣,共占20%股份,姚司令要預留10%的期權池。 但是,這20%屬于“可兌換可贖回優先股”,什么意思呢? 投資方如果覺得這家公司發展良好,就正式兌換成20%的股份;如果覺得不太樂觀,那就不兌換,會要求公司贖回——等于借款。 誰也不傻,相等于給自己上的保險。 首輪投資2億人民幣,算非常非常多了。 等到第二輪、第三輪投資前,那是根據當時的估值再計算,那就更多了。比如像阿里巴巴,今年C輪融資,融了1.02億美元。 簽完合同,等資金到位,快則一個月,長則半年。 不管怎么說,姚遠終于可以花投資人的錢了! (還有……)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