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卷 第六十三節 嘗試,勇于-《山河志異》
第(3/3)頁
對吳天恩的道體分析察測是從吳天恩的自述開始的。
首先要了解吳天恩道體四基的狀況,這理論上是除了師徒父子之間,其他人是絕無可能了解到一個人道體四基狀況,這幾乎就是將一個修士赤身裸體置于人前了,甚至比這還危險。
赤身裸體不會死人,但將道體四基狀況和盤托出,那一個修士的強項軟肋短板就都暴露于人前了,若是敵人就能有針對性的才對措施,那就很危險了。
吳天恩倒是很坦然,既然打定主意了,就沒有必要藏著掖著。
從靈根的屬性,到自己什么時候覺醒靈根,以及入道,煉氣,從初段到中段再到高段,每一次突破時候的種種反應和感應,再到筑基成功的經歷,陳淮生和公孫勝都問得很清楚,特別是在突破筑基的時候感悟選擇,更是格外細致詳盡,這有助于提出建議。
吳天恩也明白這一點,特別是自己在筑基突破時的感受和變化,自己通過哪些方面的修行和進境來突破,采用了那些功法,又對其有什么樣的理解領悟,進而獲得突破,都講述得格外細膩。
通過吳天恩的自述和二人詢問,對吳天恩靈境修行現狀有了一個大概了解,陳淮生和公孫勝這才開始對吳天恩道體四基做是直接的察測。
吳天恩需要將自己的百匯、膻中、丹田、大椎、尺關等多處要穴徹底放開,撤去護體元力,讓二人來察測。
和陳淮生相比,公孫勝勝在經驗豐富。
他是散修出身,也就是說他比尋常有宗門門閥可依的修士修行更為艱難,經歷的各種情況更多,所以在修行中幾乎什么狀況都見識過,也能更準確細致地判斷出對方道體所處的狀態。
陳淮生的優勢自然就是他特殊的靈力感應或者靈覺察識能力了,這一點上,無人能及,陳淮生有這個自信。
****
十二點還有,求兄弟們雙倍保底月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