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臺-《覆漢》
第(2/3)頁
“原來如此。”那士燮還沒反應過來呢,這邊的公孫珣卻不由撫掌大笑。“原來是王朗王景興……此名甚佳!”
王朗當即眉頭一皺:“這位賢兄應當便是公孫中郎了,我也是久仰大名。只是臺閣重地,按照禮制,不應該大聲喧嘩……”
話音未落,這位性格古板嚴謹的尚書長史身后,卻忽然是一陣雞飛狗跳,儼然是有一大群人不顧‘禮制’,一邊大聲喧嘩一邊徑直沿著走廊走了過來。
王朗面色漲紅,但終于是恨恨的捏住了手中的木盒,然后快步低頭離開。
公孫珣萬分不解,只是趕緊看向了自己的‘老前輩’士燮,卻發現這士燮士威彥居然在神色復雜的看著自己……這讓前者愈發不解了起來。
當然,僅僅是瞬息之后,公孫珣就面露恍然了起來——因為走廊拐角處出現的那群人中,為首的一個明明是兩千石的官服,明明年紀約有四十來歲,但卻面白無須。
“見過趙常侍!”士燮無奈躬身一禮。
“見過趙常侍。”心下了然的公孫珣也立即躬身一禮。
“威彥啊,”這趙忠趙常侍眉毛一挑,便袖手停在廊下。“這位便是你們中都官曹新來的郎中?”
“正是。”
“可是復姓公孫,遼西人士?”
“正是!”公孫珣忽然抬頭,直視對方答道。“鄙人便是公孫珣!”
趙忠斜著眼睛與自己這位侄女婿對視了一會,卻不禁冷笑:“你岳父莫非沒教過你禮節嗎?”
一聲喝問,這廊下多個房間,朝廷中樞所在,竟然登時雅雀無聲。
“不瞞趙常侍!”公孫珣朗聲正色答道。“當日被三公征召入洛之時,臨行前岳父確實也有所教導,說若是等我去了洛中,務必不許和墜了家門聲望之人有所往來……”
“大膽!”趙忠額頭青筋直跳,儼然是真的怒了。
“實言相告而已。”公孫珣凜然不懼。
話說……雖然公孫珣早就猜到眼前這位‘趙阿母’與自己岳父那里有默契,而今日剛來尚書臺就遇到對方,更是讓他肯定了這份默契的存在。但既然是默契,就萬萬不能挑明……自己岳父平日里怎么罵閹宦的,那自己就該如何罵閹宦,這才是最好的處置方式。
不然,恐怕這邊微微露出一點風向來,士人們那里就要立即把閹宦子弟之類的標簽給扔了過來,而這一點是萬萬不可取的……畢竟,公孫珣比誰都清楚,短期內閹宦必然得勢,但長期來看,卻必然得不償失!
連曹孟德那種人物都被嘲諷、歧視,何況自己呢?
所以,立場必須要站穩!
不過怎么說呢?也幸虧自己岳父還有自己那位岳祖母,在萬軍陣前拿自己全家人的性命刷了一個忠孝并立的標桿,讓士人們就算是再心存疑慮也不得不閉口不言。這倒是讓公孫珣此時懟起人來,頗為放松。
“你可知道。”氣急敗壞的趙忠終于轉過身來,正面對上了公孫珣。“我一言即刻讓你白身歸鄉?!”
“正要借趙常侍此舉揚名于天下!”公孫珣依舊昂然大聲,一點都沒有相讓的意思。
“我……”
“趙常侍!”就在此時,侍中領中都官曹尚書劉陶卻忽然出現在了走廊中,而他身后正是那位剛剛改了名喚做王朗的小小尚書臺長史。
“劉侍中!”不知為何,這趙忠居然有一點松了一口氣的味道。“你手下的郎中該管教一下了!”
“你也知道他是我手下的郎中?!”劉陶雙拳緊握,憤然質問道。“既如此,何須你來如此咄咄逼人?!我就不懂了,同姓同宗,那趙威豪忠孝稱道于天下,威名傳播于四夷,為何你卻只會整日帶著一群小黃門四處流竄在南宮之中?”
“趙苞那混蛋忠孝兩全,我便不忠不孝了嗎?”趙忠也是勃然作色,面色紅白不定。“我對陛下的忠謹人人可見,不信你現在便可以去宮中問陛下!而若論孝道,我雖然與趙苞勢同水火,但逢年過節,也絕不少了對嬸娘的孝敬……”
“趙常侍的孝敬每次都被送還了。”公孫珣忽然插話。“無一例外……”
“你這小子且與我閉嘴!”趙忠愈發大怒,當即以手點到了公孫珣的額頭之上。“此事必然是趙苞私自所為……我與你這小子直言,嬸娘在一日,依人倫大禮,我且容你們翁婿一日,若有一日嬸娘不在,我便要讓你們翁婿嘗嘗的詔獄的滋味!”
公孫珣側身不應,只是去看自己的上司劉陶。
不過,不等劉陶再度發怒,這趙常侍卻終于拂袖而去了。
廊下一時無言。
而打破沉默的,居然是早就候在趙忠那撥群小黃門之后的另一個小黃門:
“公孫郎中,大長秋、司徒、太仆、太常領尚書令有請。”
公孫珣面露愕然,事情鬧成這樣,此間的大佬召見是理所當然之事,只是這么多大佬都在,卻儼然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不過,在回頭看了一眼劉陶,并得到了對方的首肯之后,他還是即刻告辭,然后隨這個小黃門快步而去了。
話說,太常領尚書令是來艷,這個傳自于后漢開國功臣來歙的頂級名門子弟此時已經老朽,反而可以無視。但大長秋正是曹節,太尉正是楊賜,太仆更是叫袁逢,宦官頭子加上袁楊,可謂是大漢朝真正的中樞掌權者了。
“見過諸位明公!”公孫珣自然不敢再拿大,進門后便是團團行禮。
“且坐。”首先出言掌控局面之人果然是曹節。
而公孫珣謝過以后當即正襟危坐,然后抬頭觀察,只見這位執掌朝政的宦官面容瘦削,發色花白,竟然與劉陶頗為相似,只是其人面白無須,外加眼角含笑,則與胡子凌亂、滿面愁苦的劉尚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昔日太學石經處一別,已經數年,不想文琪大有長進。”一旁的楊賜緊接著出言招呼。
“珣之前還想著去楊公府上拜謁呢。”公孫珣也趕緊笑答道。“不意竟在此處再會,”
楊賜立即滿意的捋了捋胡子。
不過,也就是楊賜在曹節后面說了句話,那袁逢、來艷全都無言,而且來艷看起來還有些精神不佳,于是公孫珣只好干坐,等著曹節再度發問。
“剛才我與袁、楊、來三公正在議事,忽然一陣喧鬧。”曹節細聲笑道。“遣人出去一問才知道,居然是趙常侍在鬧家務……這是何必呢?做晚輩的應當尊重長輩一些。”
對上這幾位實在是沒必要再班門弄斧,于是,公孫珣只好含糊應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