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南陽龍虎方爭斗-《覆漢》
第(1/3)頁
六月十二,就在孫堅發出了宣戰之言后隔了一日,這日清晨,南陽最南端的淯水流域再度下起了瓢潑大雨。
時值夏日,又處南方,考慮到這個時代這個地方的氣候,如此雨勢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不過,對于出身江南、久歷戰事的朱治而言,其人卻從這場大雨中察覺到了一絲莫名的氣息。
或者干脆直言,當大雨落下以后,分兵在淯水西岸朝陽城的朱治便莫名的對這一戰有了更多的信心,他開始相信孫文臺的戰意不是無的放矢……最起碼此時無人能否認,如此雨水之下,呂布那八百騎兵的威力總是要大打折扣的,,他們的哨騎優勢也會被大雨所遮蔽。
這是戰機!
而果然,早飯剛過,孫文臺便派出親信侍衛來到朱治駐扎的朝陽縣城內傳令了。
“將軍,”面對孫堅陣營內早在長沙時期便進位兩千石都尉,此時更是被表為中郎將的朱治,傳令之人畢恭畢敬。“君侯有令,請將軍引全軍渡河往東岸與他匯合,中午之前,必須全渡!不要輜重、旗鼓,但要帶上城中所有草席!”
早有心理準備的朱君理難得一怔,因為這個過于簡單的軍令有太多匪夷所思和出人意料的地方了。
且不說草席不草席的事情,也不說下著雨全軍輕裝盡出,只是一個渡河方向就有些讓人措手不及。
說到這里,首先要明白此地戰場的地形……淯水、比水皆大略是南北走向,卻在鄧縣身前合二為一(算是比水注入淯水),然后繼續南行不久,又在襄陽城下匯入沔水。
而其中,孫堅主力屯駐的新野城位于淯水、比水之間的狹長三角地帶里;而劉磐、蔡瑁、黃忠、呂布四人屯駐的地方則是鄧縣身前,位于淯水西面的開闊地帶;黃祖、袁術則是在比水東面的蔡陽城下……孫文臺想要去攻擊前者,需要渡過淯水,想要攻擊后者,需要渡過比水,而對方兩支軍隊想要相互支援其實也只要渡過一條河就行了,因為在前方比水和淯水是合二為一的。
或者干脆一點,以比水、淯水交界那個點來看,伸出三條線,分別是沒有合流的淯水、比水,以及合流后的淯水,而三支部隊就處在三片扇形區域內,相互之間都只有一條河。
在這種情況下,位于淯水西岸,與新野城相距不遠,卻又向南突出四五里地的朝陽城,也就是朱治率五千兵屯駐的這個地方,未免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因為它既是防御時的鄧縣劉磐、呂布方向的重要屏障,也是進攻時的前哨基地……不然孫堅也不會在聽說對方增兵后即刻讓朱治來此了。
然而現在的問題是,既然是要去進攻鄧縣之敵,不該是全軍主力借著大雨從朝陽城身后偷偷渡河來西岸嗎?為何反而是讓自己引全軍去東岸?
難道是臨時改了主意,要趁大雨去偷襲比水東岸蔡陽城下的袁術、黃祖?
這么一想的話似乎合理了很多,因為大雨之下近兩萬大軍渡河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比水作為淯水的支流,水勢是比淯水緩很多,河道也狹窄很多的,走的快的話更加容易渡河,而黃袁二人更是沒有什么兵力、戰力優勢,再加上二人都是出了名的混球人物,如此大雨估計早就扔下兵馬,縮在蔡陽城中喝酒取樂了。
“全軍往東岸新野城前匯合?”一念至此,朱治旋即正色確認了一遍軍令。“還是只從朝陽城渡河向東,在野地中國等待大軍匯合?”
“不是新野城!”傳令之人早得孫堅吩咐,自然立即點出要害。“君侯要將軍立即扔下朝陽城,留下所有旗幟和不便之物,只是盡力搜集草席之類的事物,其余全軍趁大雨輕裝渡河往東,就在朝陽城對岸匯合!”
朱治心中會意,面上頷首,卻是不再猶豫,即刻行動。
話說,朝陽和新野隔河相對,如今更是連結大軍,朱治自然借著城池庇護在身后安全區段修筑了浮橋,而此時大雨剛剛落下,河水未漲,浮橋自然也是安全的,再加上之孫堅戰意明顯,后勤準備也是有的……于是乎,五千兵馬扔下所有旗幟、金鼓、戰車,甚至少許戰馬,皆只帶一日夜干糧飲水,負甲持械,外加匆忙從城中百姓、商戶那里搜羅來的千余張草席,即刻輕裝渡河而去了。
到了中午時分,雨勢不減,更有隱隱雷鳴之像,朝陽城對岸的新野境內曠野之上,果然是大軍云集,孫文臺全軍一萬八千眾乘雨盡出!
“君侯!”朱治遙遙見到唯一一桿被雨水打濕的大旗,立即向前匯合。
“君理!”孫堅披甲掛刀,身上所負長矛外面居然卷著一領草席,其人雨水之中于眾將環繞之下聽到心腹大將的聲音,也不去辨認,只是兀自揚聲回應。“五千兵都來了嗎?”
“都到了!”
“來得好!帶了多少領草席?”
“千余領!”
“足夠了!”
“君侯,咱們往何處去?”
“去東面,趁著水勢未漲,全軍從再下游五里處的那個淺灘渡過比水,然后從東岸順河而下!”
朱治心中大定,再不猶疑,即刻令本部各層軍官隨從往東南方向而去。
雖然雨勢不減,可五里之路實在是太近,外加輕裝突襲之下,又兼將士皆對袁術敗軍有心理優勢,所以不過是半個時辰左右就到了淺灘。而正如孫堅說的一模一樣,大雨從早上下起,此時尚未匯集形成洪峰。
于是孫文臺下令以蔣欽領八百江漢子弟為先鋒,直接全軍輕易渡河,并順河而下,往更下游的蔡陽而去。
這一路上,借著大雨遮蓋和已經漲起來的水勢,靠著蔣公奕的悍勇,仗著江漢子弟對夏日雨水氣候的適應性,孫文臺所部幾乎是如卷席子一般輕易拔除沿途袁、黃二人布置的據點,并一路輕松南下不止。
然而,下午時分,全軍冒雨順河堤南下許久之后,朱治卻忽然察覺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孫堅只是順河而走,卻并沒有轉向蔡陽的意圖,畢竟蔡陽城不是朝陽城,它沒有挨著河,而是在距離河東岸十五里的地方……一開始,朱治雖然察覺,但他本能認為孫堅是想借著河堤方便行軍,并緊挨河道以隱藏行蹤。
但是,眼見著時間一刻刻的過去,全軍早已經越過了比水注入淯水的三岔口,卻依舊繼續順著淯水河堤維持軍勢繼續前行,而此時淅瀝瀝的雨水之上,云層后的光線已經漸漸偏轉……終于,等到雨勢稍歇,孫堅下令全軍在河堤下暫時休息后,朱治徹底忍不住了,其人主動上前去尋自家主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