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覓道化負托-《玄渾道章》
第(1/3)頁
張御對著上方一禮,道:“御有意追尋上境,只是有一些疑惑在心,故欲向莊執攝請教。”
對于欲求上境這個意圖他自是絲毫不會隱瞞的,到他這個境界之人,就沒有不期望能入上境的。
歷來求全之人若是不邁出那一步,便自無礙, 可凡有所阻礙劫數,也都是在正式攀渡之后了。所以縱有阻礙,也不是在現在。
莊執攝語聲溫和道:“我一直在等張廷執到提此疑問。天夏之中,如今若論有能為渡升上境之人,也就是陳首執、張廷執還有正清廷執三位了。而張廷執不但修為功行深厚,更有近道之象。不過純靠此或仍有不足。”
張御心中一動,道:“還請執攝指點。”
莊執攝道:“攀求上境,各人道途不同,道法亦是不同, 登攀之法也各是有異,前人之法不可為后人用,故此處我無從助你,然我卻能言一處,若要往上境走,除卻完己功行之外,更有許多阻路之變機需要削除,此中一樁,則在于承負。
承負與生俱來,存則即有, 動則即生, 不破道則無以除盡,可若是不設法削減,天道會借此生出諸般糾葛, 成為負累,令你無從自在攀渡。”
張御思索了一下,莊執攝雖然就僅僅兩句話, 可卻是點明了其中的不少玄機。
承負自人誕入世間便即存在。可尋常人用不著講究此事, 畢竟常人也就一兩百載的壽數,也無能力去對抗天數。
而修道人就需講究此事了,世間萬物皆有牽扯,一旦踏上修道之路,諸般承負交纏,你所做的一切,還有推動你上來的一切,都在承負之中。
故于修道人而言,越是修行,承負越重。越是摻雜事機,則承負越多,自此越積越厚,牽扯無窮,到時候天數劫難自便順此尋來,道行若淺,那便無從躲避,自此墮入劫中。所以要設法削去, 以減負累。
修道人修行之中,都很注意避免此事,而通常就是破境沖關, 就能除卻過往負累,而到了上境難關,聽莊執攝之言,乃在于除負累了。
他道:“敢問執攝,境關不破,承負又當如何去?”
莊執攝道:“承負承負,既為承又有負,承負既在于立,又在于削。此間有數種方法,過往寰陽派所持乃是一種,其之路數以削滅諸有為主,吞化萬世萬物,便是能夠去除卻諸般承負了。
只是如此做,便需上下如一,貫徹始終,排斥一應他道,故而在完道之前,會使天數劫難不絕壓來,若是承托不住,則應劫而滅,寰陽派最后也是應了此劫。
還有一道,乃在于約束,約束己身,不染塵埃,不入人世,那么可避開諸般之劫。
只是天機變化無常,拘束得了自身,卻拘束不了他人,最后不是難以窺道,內劫自絕,便是被外劫所殺。”
張御思忖了一下,按照這般說法,削承負其實不是破境之后為之,而是修道人時時刻刻都在做,許多人自踏上修道之路就是如此。
那些有上等道法傳繼的宗派,自入道之后便即被動或主動的維護自身,不令承負過多,盡管世上絕大多數的修道人都沒有辦法去到高處,可是先做好這些也是不錯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