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四-《朕就是萬歷帝》
第(2/3)頁
老生轉頭看了他們一眼,“怕什么!你們這學期上通識課,都要來這里近距離接觸這些骨骼標本,這叫認識人的本質,消除識障。”
轉頭又跟他的耀石郡老鄉攀談起來,“老隋,你們醫學院又來新貨了?”
“是的,足足五十具,全是從天竺運過來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各個年齡段的都有。”
兩人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搖了搖頭。
離開時,韋六順好奇地問:“學長,醫學院的骨骼標本,怎么還要從天竺運來?”
“不要說我們的骨骼標本,全明的骨骼標本,都是從天竺運來的。就連學習我們大明醫學的波斯、奧斯曼、葡萄牙等醫學院,人體骨骼標本,也都是從那里進貨。
一來不是本國人的骨骼,大家沒有什么心理負擔。二是那里的人體骨骼標本,價廉物美。
我聽人說,五銀圓一具,你要什么樣的人體骨骼標本,那里都能很快給你找到。
神奇的地方啊。”
帶著韋六順等新生沿著林蔭路繼續行走,邊走邊介紹。
“那里是西湖。教學樓那邊叫東湖,這個湖大兩倍,叫西湖。周圍那邊是楓樹林,那邊是柳樹林。
據說那里的柳樹是農學院的人千辛萬苦,從江南移植過來的。”
老生轉過頭來,“這里是校園勝地,不過作為學長,我要提醒你們一句。已經結婚的,或者家里有婚約的,就少來這里。
事情鬧大了,就不是道德敗壞這簡單,大明刑律是有通奸罪的,懲罰也很嚴的。”
諸位新生面面相覷,嘴里憋著笑,眼睛里的荷爾蒙,蠢蠢欲動。
早就除去巫山不是云的老生看在眼里,搖了搖頭,年輕真好!
又走了一段路,看到一個四四方方的宏偉建筑。
“這里是學校的大會堂,里面還有三個階梯教室,祖家著名教授和學者來訪,都會在這里給大家做報咦,怎么這么多人,我先看看。”
老生擠進人群里,然后興沖沖地跑出。
“我靠!你們走狗屎運,后湖公趙士禎今天來我們學校訪問,只做一場報告會,全讓你們趕上了,快進去。
告示剛貼出來的,墨跡還沒干,再等一會,消息傳開,我們連大門都擠不進去。”
韋六順等二十幾人,跟著老生往里面跑,穿過前廳,跑進大會堂里,可以坐一千多人的會堂里,已經坐了三分二的人。
消息靈通的人真多。
韋六順等人剛坐下,會堂左中右三道門里,涌進來更多的學生。
幾十位老師和保安,連忙開始維持秩序。
不到十分鐘,所有座位都坐滿,中間和左右走廊,后面的左中右正門,兩邊的緊急出口,全部擠滿了人。
粗略一看,少說也有兩千人。
韋六順和廖學賢微微喘著氣,問老生。
“學長,真的是后湖公嗎?”
“如假包換,學校教授理事會和教務科聯名寫的告示,肯定不會假。”
坐在一起的學生興奮不已。
“想不到真是后湖公!”
“我初中時就讀過他的《自然物種演化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優勝劣汰。”
“我是在高一時讀到的,當時被震呆了。自然物種是不斷變化的,所有生物都在為了生存而斗爭,每個物種都在不斷演化,以適應自然環境,能夠繼續繁衍下去。”
“如果說后湖公只是說到這里,還不足以彰顯他的偉大。他在提出《自然物種演化論》后特意提出,人類是動物的一種,為什么能夠從千萬動物中脫穎而出,建立文明。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動物會拋棄受傷的同伴,所以它們永遠都是動物。
人類卻是從照顧受傷的同伴開始,逐漸發展智慧文明。正是會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智慧性,以及人與人協同合作的社會性,才讓我們人類從動物中脫穎而出。”
老生打斷了他們的興奮,“好了,沉住氣。報告會馬上就開始了。后湖公這些年一直在世界各地挖掘生物化石,以完善他的物種演化論,難得有機會來我們夏州大學。
待會用心聽。”
十幾分鐘后,報告會開始,趙士禎一身灰黃色的獵裝,小翻領、收腰多口袋,布料是耐磨透氣棉麻毛混合織物。
筆直卻不緊身的褲子,蹬著一雙軟皮馬靴。
這是從軍裝演化而來的服裝,用于野外作業和打獵,所以被叫做獵裝。
趙士禎的臉很黑,曬黑的那種,顯得他的眼睛更加精光閃閃。
他走到電聲拾音器前面,把凳子一腳挪開,笑著說:“我站習慣了,站著說。”
他自顧自地掏出一個海泡石煙斗,掏出一包上海卷煙廠東海煙,從里面抽出兩根,撕開煙卷紙,把煙絲塞進煙斗鍋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