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四-《朕就是萬歷帝》
第(3/3)頁
再拿出一個煤油打火機,點燃煙絲。
吧嗒吧嗒抽了兩口后,趙士禎繼續說。
“非常感謝夏州大學的胡校長,邀請我來這里做演講。我跟胡校長是老相識,那一年胡校長奉命來艮洲開拓,我跟著沈萬象和王用汲。
你們很多人不熟悉他們,沈萬象現在是鴻臚寺正卿,王用汲是卓吾公的得意弟子,現在是東南大學校長。
當時他倆奉詔出使葡萄牙、奧斯曼和波斯三國,我跟著他們同行。當時我跟胡校長在大沽分得手。
胡校長在夏州待了五年,輪換回祖家,可是不到兩年,服完百日丁憂,又主動申請來夏州,籌建夏州大學。
八年光景,夏州大學從太平學院,變成今日之模樣,胡校長居功甚偉啊。”
坐在最前排的胡應麟站起來,轉過身來大大方方地向師生們鞠躬。
掌聲雷動。
等到掌聲平息,趙士禎繼續說,聲音通過兩個大喇叭傳遍整個會場。
“大家都知道,我最出名的是《自然物種演化論》今天我就不講這個,講講其它的,比如課堂上聽不到的。”
會堂里響起一片哄笑聲。
趙士禎也笑了,“我的這個理論,是我在萬歷五年參加大明第一次環球航行,游歷全球時,所見所悟而產生和完善。
我今天要說的是,同學,做學問千萬不要窩在教室里,要勇敢地走出去。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古人的教誨是沒錯的。
我自己也是萬歷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還有你們夏州大學的教授和特聘教授。
書沒教兩天,但是認識不少大學生。
你們朝氣蓬勃,是大明的菁華,也是未來。但是我看到很多大學生,非常地單純。
單純到什么地步,他們衣食無憂,看到大明欣欣向榮,就以為全世界都是這樣的。
他們在華夏文明的環境里成長,就以為全世界都是這樣文明。
他們的口頭禪是,那些人能壞到哪里去?
要我說,這就是他們少有出去游歷見世面的緣故,他們用自己的思維,織成一個厚厚的繭,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
趙士禎左手拿著煙斗,右手拿著拾音器,吞云駕霧,拖著電線,在方圓兩三米的范圍里來回走動。
“我今天進夏州大學時,遇到你們醫學院訂購的人體骨骼標本送貨車,巧了,這批骨骼標本,跟我一同乘坐‘交州’號蒸汽輪船,從上海橫渡太平洋,來到夏州太平城。
你們知不知道,為什么大明、奧斯曼、波斯、葡萄牙乃至威尼斯、尼德蘭、英吉利的醫學院,都從天竺訂購人體骨骼標本?”
眾人一片默然。
“因為在天竺很多地方,制作和販賣人體骨骼標本已經形成了產業鏈。
歹徒、商人、官吏、貴族,從中盈利,他們根據來自各國醫學院的要求,找到合適的人口,迅速把他們變成無名尸體,然后制作成人體骨骼標本。
據鄭陵市的大明駐天竺商務代辦處不完全統計,天竺每年會向大明出口一萬五千具人體骨骼標本。
大明這二十年來為建設全民衛生健康系統,一光是在祖家,一口氣成立了四十四家醫學院,一百一十二所護理學校。
四千七百六十所醫院,一萬三千七百九十八所衛生院和衛生所。
這些醫院和醫學院,人體骨骼標本是標配,尤其是醫學院,一般需要好幾十個。
前兩年還用捐獻者在大明本土制作,萬歷三年后,全部從天竺進口。”
趙士禎語速很快,說出來的話震耳欲聾。
“要不是保存尸體的技術不行,我敢肯定,天竺會成為大明醫學院和醫院大體老師的主要來源地。”
趙士禎把拾音器往桌子上一放,拿起煙斗在桌子邊沿敲了起來。
會場里一片安靜,只有噠噠的敲擊聲。
但是在兩千多學生耳里,卻像是鐵錘在敲擊著他們的心里。
***
推薦新書《我只是牛馬,卻要我去拯救人類?》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