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現在這一段時間所產的火銃主要是供應哪里?”馮紫英隨口問道。 雖然這里現在是屬于山陜商人們的產業了,但是生產計劃卻還得要按照兵部的來,人家還是大客戶,還是唯一客戶,自然要尊重對方意見。 “還是以滿足遼東和薊鎮為主,考慮到現在京營已經抽調出幾部作為新的宣府鎮進行組建,所以京營這一部分也是在優先保障之列。” 這個問題不是匠作總師來回答,而是王紹全回答。 王紹全現在已經正式成為整個京畿鋼鐵軍工建材聯合體的總協調人,現在京畿鋼鐵軍工聯合體相當于是原來永平所有產業再加上京師這邊兵部出售給山陜商人們的遵化鐵廠和兵工作坊,另外還有山陜商人們在密云新建的鐵礦以及冶鐵工坊。 整個京畿鋼鐵軍工建材聯合體,鋼鐵生產規模已經超出了莊立民在佛山的冶鐵產業規模,而兵工制作更是佛山莊記無法匹敵的。 不過莊立民也很滿意,他代表這粵商也在這個巨無霸中參了一股,而且比例還不小,伴隨著這家產業在整個北地居于的主導地位越來越強,收獲只會越來越大。 王紹全現在就是代表著山陜商人和馮紫英的利益,負責與包括兵部、戶部、工部在內的朝廷和外界其他打交道。 馮紫英對經濟利益其實已經并沒有那么多追求了,所以他可以舍棄一些經濟利益,而更愿意攫取這些產業的主導權控制權,來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務。 這一點山陜商人和莊立民他們都隱約意識到了,他們也樂得如此,傍著馮紫英這樣一個蒸蒸日上的政壇新星,他們的生意也能獲得進一步的擴張,何樂而不為呢? 隨著牛繼宗帶領老宣府鎮出走山東,使得宣府鎮防區出現巨大空檔,兵部緊急組建新的宣府鎮。 考慮到薊鎮、山西鎮都要面臨戰事,大同鎮同樣被孫紹祖帶走大半,所以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從新組建的京營中抽調部分兵力作為基干力量組建新宣府鎮,以防止北面邊墻外的察哈爾人趁機襲擊。 楊肇基一部便獲得了這樣的機會,直接抽調進入組建新宣府鎮,現在便駐軍在龍門衛。 馮紫英對王紹全的回答不太滿意,但也知道不太可能改變這種局面。 老爹的西北軍還是沒被看上眼,但是考慮到現在要對西北軍大規模換裝也不現實,畢竟十多萬大軍,即便是京畿鋼鐵軍工建材聯合體生產規模不斷擴張,也不可能一下子就生產出這么多火銃,而且還要考慮工藝革新,現在生產出來的火銃未必就是最好的。 另外一個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西北軍馬上就要嫁入山東戰場,這個時候換裝也來不及訓練,反而會影響戰斗力,所以只給西北軍換裝不到一萬五千人,這一部分都是馮唐在慶陽練兵時就有意進行了火器訓練的,只不過當時是兩三人一支火銃輪訓,而等到火銃一到,便能直接換裝裝備,成為實打實的火器部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