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夏之令嘆了一口氣,他也知道自己有些奢望了. 榆林鎮只愿意在葭州\綏德\米脂一線活動,延安府那邊和榆林鎮關系本身齟齬不斷,在朝廷那邊相互告狀,現在還要指望他們南下,只怕就得要讓延安知府衙門一幫人去低頭了. 但不到最后關頭,只怕延安府那幫人是不肯如此的,尤其是讓一個四品文官去向一幫武夫低頭求援,還不如殺了他們. 見夏之令一臉失望的模樣,馮紫英淡然一笑:"看來夏大人對本官沒有信心啊." "下官不敢."夏之令有些尷尬地道:"只是大人可能有所不知這城外有三四千亂軍圍困,而且還在不斷增長,據說葭州那邊還有亂軍也在朝著吳堡前來,都是想要攻破吳堡城好分一勺羹,大人進來時候大概也看到了大堂那幫蠢人還在那里爭吵不休,呵呵,釜中水沸,就等這幫人下鍋了,可笑他們還在那里自我感覺良好,……" "雖說是些蠢人,但是如果善加利用,未必不能發揮一些作用."馮紫英看著對方,他知道如果這個家伙心氣都垮了,那這一仗就難打了,必須的要把這個家伙的斗志鼓動起來,"夏大人可知道本官在擔任順天府丞之前任職何處?" 夏之令遲疑了一下,想了一想才說,"聽聞君豫說起過,應該就是永平府同知吧,他現在就是接替您的職位." "對,從永平府同知到順天府丞,正五品到正四品,本官只用了一年半時間不到,便是馮某翰林院出身,只怕也難以服眾,但是本官就任順天府丞,朝中卻無人能有異議,甚至本官現在只在順天府丞位置上干了一年半便巡撫陜西,也是有所仗恃,夏大人可知曉所恃為何啊?" 夏之令雖然知道馮紫英升官極快,但是更多的還是覺得可能這個家伙大概是因為出身翰林院修撰原因,但要說這樣突兀的青云直上,那幫御史們居然都無異議,就有些蹊蹺了,所以也一下子好奇起來. "無他,就是本官在永平府以幾千永平民壯,依托有利地形,和內喀爾喀人數萬南下的鐵騎打了一仗,這幫內喀爾喀人在三屯營一舉殲滅了京營十萬大軍,氣勢正盛,但是本官就是靠著幾千永平民壯,把內喀爾喀人打得焦頭爛額,狼狽而退,就憑著這份大功,加上察哈爾人南侵京師讓京師民眾心中震怖,而本官回任順天府能給民眾以信心,才讓他朝廷決定讓本官出任順天府丞." 馮紫英語氣里充滿了不容置疑的自信,目光炯炯. 這卻是夏之令不知曉的情況了,在永平府以幾千民壯和幾萬蒙古騎兵打了一仗,居然還打贏了,這聽起來簡直像是天方夜譚,不可思議. 但是夏之令相信這種事情馮紫英撒謊,也沒有意義. 下來之后隨便找人問一問就知道是真是假,若是一任巡撫撒這種謊,那未免太掉份兒了,只會讓人不齒不屑. 這么看來這位邊鎮武勛出身的巡撫大人看來還真的是能文能武,興許就是家學淵源,若真是這樣,倒是還真有點兒盼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