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可是大人,現(xiàn)在吳堡城里只有幾百民壯和一些家奴家丁,……" "可外邊的亂軍更不值一提,他們能和蒙古人相比么?"馮紫英語氣更是拔高了一截,充滿了對城外那些亂軍的不屑:"夏大人可知曉本官是如何入城的么?五十兩銀子一個人,就進來了,買通亂軍的小頭目,易如反掌,就像這樣軍紀,純粹一支烏合之眾,也配打仗?更別說打勝仗了." 這番話讓夏之令也無可辯駁,城外那些亂軍軍紀本來就很糟糕,否則城中這些士紳也沒有那么大底氣覺得能收買這些亂軍為首者. "本官也知道還有亂軍朝著吳堡來,本官覺得這甚至不是壞事,越是隊伍越多,這些烏合之眾更難以統(tǒng)一觀點和指揮,打起仗來更容易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不和來各個擊破,他們就是一幫子泥腿子,幾個月之前還只知道在田里播種育苗,割麥打糧,現(xiàn)在搖身一變就敢說自己是能打仗的軍隊,夏大人,你覺得可能么?" 馮紫英的話有理有據(jù),問得夏之令也是難以回答. "大人,只是這城中民壯和家奴家丁也都是分散駁雜,而且……,哎,……"夏之令嘆了一口氣,只能搖頭. 馮紫英猜都能猜得到什麼情況,無外乎就是這些士紳鄉(xiāng)紳的家奴家丁各自為政各行其道,難以指揮,這種局面無法改變的話,吳堡城單靠幾百民壯根本守不住. "夏大人,本官此番既然來了,自然就要統(tǒng)合城中所有能夠抵抗和守城的力量,誰如果還把這些人視為私人力量,還妄圖自行其道,不受約束,那么本官認為,那他就是在和城外亂軍狼狽為奸,沆瀣一氣,甚至有里應外合的嫌疑,就該果斷的加以處置!" 馮紫英一字一句,宛如金鐵落地. 夏之令心中一凜,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對方雖然年輕,雖然眼前只有他一個人,但是他卻是欽差大臣,是陜西巡撫! 整個陜西這片土地上,無論是榆林軍還是陜西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都一樣歸屬于他管轄指揮,誰若是敢于質(zhì)疑和抗拒他的決定,無論官民士紳商賈還是軍隊,他都有斷然處決權(quán)!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