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癸字卷 第二百四十八節 民以食為天,神跡-《數風流人物》


    第(3/3)頁

    馮紫英大略記得后世土豆一般畝產都是三四千斤以上,甚至有八千到一萬斤的高產情形,就算是三四千斤折成明斤也就是二千五百斤到三千五百斤以上,后世的一畝是六百六十七平方米一畝,而大周一畝沿襲明制,略小一些,所以這二千一百斤每畝的產量已經算是不錯了,畢竟這是第一遭,當然這也和選擇了良好的土地加上十分費心的侍弄有很大關系。

    真要大規模推廣開來,能有一千五百斤就算不錯了,但兩季算下來那也是三千斤以上,和以種植粟麥相比不過五百余斤且還要擇地的情形相比,那真的是相差太大了。

    這樣一個驚世駭俗的產量讓潘汝楨和許俊陽都不敢相信,他們甚至還親自去察看了一番,看看是不是有人要刻意討好上官來作假,但這一片只有三十畝種植了土豆,要從外地運來土豆也不可能,而過了秤的土豆也擺在那里,實打實的,沒有水分,這才讓潘汝楨和許俊陽接受了這個現實。

    要知道他們二人其實內心也都盤算過,既然是徐光啟和馮紫英都這么看重這玩意兒,而且又是從西夷弄進來的,沒準兒這玩意兒可能還真的能豐產,但再豐產也不能離譜啊,八百斤應該就是極限了,那已經會改變一個地方農業生產結構了,尤其是像陜北這種苦于土地貧瘠山地崎嶇灌溉不佳的地方,填飽肚子就是最大的政績,可這玩意兒要真的推廣開來而且不減產的話,那真的能陜北三府人不再挨餓成為現實了。

    當然這也是理想化的一種狀態,除非朝廷不收賦稅,不發勞役,但無論如何這玩意兒都足以改變陜北這些窮苦百姓的命運

    在米脂已經選了四處,分別選了易灌溉的好地,條件一般的谷地,條件較差的坡地,條件最差的山地來作為試點,馮紫英又帶著一干人實地分別檢查了這四塊試驗田的情形。

    最好的土地畝產達到了二千二百斤左右,谷地也就是馮紫英他們最先看這一塊,畝產二千

    一百斤,坡地產量銳減為一千六百斤左右,而山地就直接滑落到了一千二百斤最有,這可能也和侍弄的人手有一定關系,但無論如何這個實驗結果都已經超出了最好的想象。

    總計三百三十畝地,***出土豆接近五十萬斤,按照許俊陽的說法,每人十個土豆,大概就是兩斤左右,已經足以讓一個壯丁不勞作的情形下熬過一天了。

    這意味著這五十萬斤土豆可以讓八千流民忍一忍的話熬過一個月,這幾乎就是一個奇跡,僅僅是三百三十畝地就能讓八千流民穩住一個月時間,如果三千三百畝,甚至三萬三千畝,豈不是可以讓幾萬流民頂過一年,這還沒有算能種兩季這一茬兒呢。

    這可就是不是理論算法了,而是實打實能變成現實的結果,就算是馮紫英也提到種子可能第二季用就有退化,產量會下滑,但是就算每一輪種植按照上一輪九成甚至八成的水平來計算,那也已經是神跡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