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當然到后期,榮國府已經有些支應不起這樣的開支了,所以對丫鬟下人們的月錢不但多有克扣,而且還是經常拖欠,連王熙鳳和探春這般精于算計的角色都沒法解決這個難題。 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坐吃山空入不敷出之下,榮國府的沒落乃至破落,哪怕不出附逆一案這件事兒,一樣難以維系下去了。 可以說附逆一案還算是給賈家垮掉蒙了一層遮羞布,免得到后來撐不下去了,只能礙口識羞地把自家府里的東西拿來發賣,事實上這種事情也已經早就在做了,只不過是采取到典當行抵押,然后到期不再贖回的方式罷了。 相較于榮國府這些下人的收入,前期馮府還有些亂,后來等到沈宜修和薛寶釵陸續嫁進來,就開始著手規范,但總體來說馮家下人的收入比照榮國府那邊大概是上浮了兩成到三成左右。 比如一般丫 鬟在榮國府拿一吊錢,那么在馮府這邊就拿一兩銀子,多了二百銅錢,如晴雯、云裳、香菱、鶯兒、紫鵑、雪雁、司棋、繡橘、齡官這樣貼身大丫鬟在馮府這邊拿的就是一兩五錢銀子。 當然如晴雯、云裳、香菱、紫鵑、司棋這些已經被馮紫英破了瓜收了房,平素有時候要侍寢的丫鬟又有不同,這算是通房丫鬟了,拿的是三兩銀子每月,也就是每月翻了一倍。 而像尤二姐、迎春、岫煙這種妾室,每月拿的是五兩銀子月例,但迎春和岫煙因為生養了孩子,每月除了月例翻倍拿到十兩銀子外,另外府里還要另外再給二女每人每月十兩銀子作為孩子的補貼,由當娘的掌管使用。 這十兩銀子并非是指用于孩子的衣食住行所用,那些花銷是由府里統一開支,這筆銀子是單獨給當母親的一種特殊津貼,是用于鼓勵府里的女人們多生兒育女,以幫助馮家延續香火,開枝散葉,也是大小段氏專門從自己私房錢里拿出來獎勵的。 作為妙玉和寶琴作為媵拿的是八兩銀子每月,但妙玉也因為生養了孩子,月例翻倍,每月十六兩,另外再加十兩銀子的孩子補貼,達到了二十六兩,這對于一個婦道人家來說,已經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目了。三位主母實際上的月例錢其實已經更多的是一個形式了,不過依然要定下規矩。 她們仨每人每月定的是三十兩,沈宜修因為生了桐娘,月例翻倍為六十兩,另外再給十兩孩子補貼達到了駭人聽聞的七十兩每月,一年下來八百四十兩,相當于京郊四十二個農戶家庭收入,幾乎趕得上大周朝中一個正四品官員官俸收入了。 這樣一算下來,馮紫英自己都覺得十分駭人,但是想一想,和現代香港那些豪門貴婦每月二百萬的零花錢比起來,似乎又是不可以道里計了。 總而言之,每年府里邊的花銷林林總總總計下來也相當驚人,但對于一個正在蒸蒸日上的家族來說,似乎也都屬于正?,F象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