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丁德義和丁中禎父子倆現在的確沒有多少精神去理睬在一旁和家人說話的甄寶琛,他們的心思都放在了即將到來的談判上了。 沒錯,就是談判。 前段時間丁德義跑了一趟南昌,見了自己兄長丁德居,商談了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風暴。沒錯,的確是風暴將至。 很多人都以為解決了江南三鎮的問題,似乎朝廷就要把心思放在朝綱上去了,但是哪有那么簡單。朝廷虧空一千多萬兩銀子,而且在大軍南下江南的時候又借了二百萬兩銀子,都以為只要漕運打通,江南回歸,就一切萬事大吉了。 可江南賦稅有多少?前兩年都被南京花費一空了,能再收一遍么?那恐怕整個江南士紳民眾就要民怨沸騰,又要鬧出一場民變了。 如果不能的話,單靠今年那點兒賦稅,杯水車薪,朝廷怎么養活龐大的邊軍和官吏?拿回江南投入了二百萬兩軍費,結果卻是一無所獲,那這一場仗打的意義何在? 想明白這個道理,就該知道江南肯定要掀起一場腥風血雨軒然大波了。誰能逃得掉?那就要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但是有些人是注定逃不掉的。 所以明智的決定就是該下船就下船,該棄船就棄船,這個時候顧不了別人,就只能先顧自己了。死道友,不死貧道。 被兄長急招到南昌,丁德義就知道必須要馬上做出果斷抉擇了。 甄家死定了,那是被內閣直接排在第一位的,幾乎是用朱筆畫了圈兒的,沒誰保得住他們。 而和甄家關系密切的幾家,也幾無幸免,丁家作為甄家姻親,而且在太和銀莊上同為大股東,關系密切,自然也在其中。 也辛虧兄長在江西任官多年,總算是結下了一些香火緣,通過劉一爆搭上了葉相的線,這才保留了幾分被拿下的可能。 現在要做的就是和甄家切割,雖然丁德義也知道這很殘酷,也很不道義,但奈何現實如此,如果不切割的話,那丁家勢必被拖下水,丁家數百口人也會被打落塵埃,淪為賤民。 幾十年辛辛苦苦的奮斗,丁家才有了如此境地,無論是誰都不能讓丁家重新淪落,這是丁德義和兄長丁德居共同的意愿。 而且現在還得要快,要搶在朝廷尚未正式對甄家動手之前與甄家劃清界限,否則一旦被甄家拖住,那朝中再是有人相助,那也難以脫身了。 這一趟來和甄家談判肯定也是一場艱難的對決,從內心來說,丁家也不希望甄家垮掉完蛋,畢竟是姻親不說,而且也合作了多年,特別是太和銀莊也成為雙方利益的紐帶。 但是他們又不得不認清現實,甄家很難活下去了,新四大家只怕都難以逃脫厄運。 看到甄氏兄弟嚴肅的表情,丁德義心中反而放下了,這說明對方兄弟倆應該有一些預感和心理準備了,這就好。 那樣突兀地提出終結雙方關系,同時切割一切原有利益,太過殘酷,在對方毫無準備的情形下,更顯得冷酷。 現在甄氏兄弟有預感和準備,就好得多。 「德義兄,別來無恙?」甄應嘉有了一些不好的預感,但是表面上還是要保持著彬彬有禮的姿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