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同樣的情形在蝦夷,在呂宋,甚至在舊港,朝中的風向不也發生了變化么? 所以馮紫英覺得在這方面的培養出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志,營造出一個更利于這些理念推廣普及這些思想理念的環境氛圍,也是當務之急,只不過自己現在不得不趕赴遼東先解決燃眉之急,所以這方面的事務必須要有人來做,而齊永泰要用練國事到吏部,那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 除了這一批同學之外,像自己在順天府在陜西用起來的一批人,馮紫英也在不斷地通過交談和書信的方式來給他們灌輸和督促。 或許他們有些人還不太接受,但是礙于自己的面子也會做一些符合自己心意的工作,但馮紫英先不更新只要他們看到這樣做下去的好處,一方面是百姓生計的確得到改善,官聲提升,一方面是朝廷日益重視和、認可在這方面做出的政績,那么的思維觀念也會隨之而改變。 “齊師,大章其實在陜西干得很出色,當時讓他回來,到兵部任職,也算是一個歷練,我覺得吏治這方面的改良,除了吏部,都察院這邊亦不可少,所以我覺得不妨讓大章到都察院也歷練一番,……” 齊永泰瞥了一眼馮紫英,“你現在是都察院右都御史,景秋現在不太管事,可能下一步他也要卸任,你可以和他好好談一談嘛,哪怕你要走遼東,但是你畢竟也是右都御史,不過我建議你讓大章在兵部多呆一段時間,他才是一個員外郎,去都察院怎么安排,難道直接擢升僉都御史,躍升三級?我就是首輔也做不到,……” 都察院的都御史正二品,副都御使正三品,僉都御史正四品,鄭崇儉到兵部一個員外郎從五品,到都察院勉強能升正五品,也就是他在陜西鳳翔府當同知的級別,但現在是京官。 他回來降一級已經是很難得了,一年時間恢復正五品就是特殊重用了,要升正四品,朝里邊得鬧翻天,齊永泰也壓不住。 “那我有意讓大章跟我去遼東歷練,……”馮紫英若有所悟。 齊永泰微微頷首,自己這個弟子還是一點就透。 去遼東立下軍功,文臣因軍功而擢升就很簡單了,馮紫英在遼東當主帥,讓鄭崇儉在遼東干幾年,要給鄭崇儉分潤點兒功勞,再簡單不過,屆時再讓其回都察院,安排一個右僉都御史,也就說得過去了。 “兵部去人也很正常,你本來也需要安排一些人和你一道過去,你自己提出來就行了。”齊永泰輕描淡寫。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