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馮紫英滔滔不絕地向幾位商人介紹自己的規劃,舉手投足間就把白山黑水間數萬平方公里的大致架構定了下來。 眾人聽得也很認真,各自也大概明確自己要在里邊做的一些事情。 比如安福商人就要考慮準備現在北直、山東兩地開始招募人手了,另外還得要在這幾處準備開拓出來的地方修建一些最基本的基礎設施,比如道路,只有道路通了,這些后續的遷民效率才能大大提升,而且也能最大限度安撫人心。 還比如江南商人就要負責商道和相關商業設施的組建,只有源源不斷的物資能運送到這里,才能讓人能來,來了留得住。 九連城應該是下一步發展的重點,海船可以從江南、山東這些地方直抵這里,同時還能跨過鴨綠江與朝鮮發展貿易,甚至還能吸引一些朝鮮無地農民過來,直接將其轉化為大周子民。 山陜商人就要負責開發這些地區的資源,興辦工業,比如石炭開采,水泥制造,以及冶鐵、造船這些產業,都要考慮進來。 何廷發作為鹽商代表,供應鹽路不必說,更重要的是提供資金上的支持,比如在工業發展上的資金支持。 吸引人口來原本是一個最為棘手的事情,哪怕是在東番要遷民也是一大難題,涉及到就是授田問題,只要解決授田問題,人口可以說要多少有多少。 別說山陜和河南,就是相對富裕的山東、北直,無立錐之地的窮苦農民也是多如牛毛,土地大多掌握在地主和中富農手中,貧雇農體量很大。 只要說人均二十畝地,要從這些地方招募三五百萬人口過來真不是問題。 關鍵在于如何讓這些人到遼東,而且還能生活下去,這個時間段里這些人都要吃穿用度,蓋屋打井,都是一筆不小的花銷。 馮紫英也拿不出這筆錢銀物資出來,讓這些本身就窮得一無所有才外奔的農戶拿也不可能,就只能是借貸方式來解決,這就需要海通銀莊,以及馮紫英建議在座眾人可以考慮再在遼東開辦一家地方性銀莊,比如海東銀莊。 要推進這樣一個龐大的計劃可謂相當繁復且工作量極大,涉及到方方面面,原來的遼東是一個軍鎮,純粹是以軍事為主,但現在要招募上百萬人口過來,哪怕是分成十年來推動,每年也的要幾萬甚至十萬人口的遷徙,這民政管理的工作量可以想象得到。 這同樣對安福商人來說也是一大考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