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四百五十一章 城內(nèi)城外-《撿到一只始皇帝》


    第(1/3)頁

    嬴政本以為這些被荀子所看不起的老儒生是來這里大放闕詞的,故而,他即使將韓非叫來,就是想著對方如果敢在自己面前胡說八道,說什么禮樂井田公田,那韓非肯定會教他們做人,讓他們知道法家為什么是老大。這些老儒生所說的回復(fù)周禮,可不是簡單的回到分封制時代,或者是恢復(fù)天子九鼎之類的東西。

    他們原先的訴求,可是要回到周初,就是不允許土地私有制,不允許底層與高層接觸,不給庶民往上爬的通道等等,這是一個嚴(yán)重的退步,正是因為如此,荀子也是非常的生氣,認(rèn)為他們效仿圣人的模樣卻學(xué)不了實質(zhì),荀子是這么評價的,“帽子戴得歪斜欲墜,話說得平淡無味,學(xué)禹的跛行,學(xué)舜的快走...賤儒!”

    他們只是模仿圣賢的外表,卻領(lǐng)會不到實質(zhì),因為禹走路是瘸腿走路,他們就想讓所有人都瘸著腿走路。

    故而,在荀子還在的這些,這些復(fù)古派的儒生是不敢跳出來的。他們這次前來咸陽,也是自信滿滿,并以為終于有了一展才華的時日,可是,他們也沒有想到,剛剛來到咸陽外,一個耕作的老農(nóng)就給他們上了一課,從諸子百家談?wù)摰饺缃竦纳鐣顩r,這些學(xué)識淵博,享有名譽的老儒,發(fā)現(xiàn)自己卻如幼童一樣,在對面面前是那樣的無知。

    這直接摧毀了這些老儒們的信心,讓他們對自己也產(chǎn)生了懷疑,我們該不會真的是如此無能吧?他們隱居了好長一段時間,如今太平了才敢出來,對天下的變化并不是很清楚,就在這樣的茫然狀態(tài)下,他們都想要逃離這里,不想自取其辱,可惜,他們雖然是“賤儒”,可賤儒也是儒,他們也有儒的勇氣。

    老者訓(xùn)斥了他們的膽怯,他們捂著臉來到了王宮。

    看到坐在秦王身邊,一臉肅穆的韓非,他們心里就更加犯怵,當(dāng)初他們還在齊魯?shù)臅r候,就曾揚言要幫韓非修改他的過錯,可是這些井底之蛙第一次探出頭看到了翱翔在天空的雄鷹之后,他們就怕了,面對這位聲名遠(yuǎn)揚的韓非子,他們表現(xiàn)的格外拘束,只能是勉強的說出仁義之政的說辭。

    嬴政有些失望,他看著身邊的韓非,這就好像你聽聞即將有惡狼來進(jìn)攻,然后找來一頭猛虎來幫你擊退惡狼,結(jié)果最后來的是幾只貓,對著你瘋狂的撒嬌賣萌。在這樣的情況下,老虎是咬死他呢?還是一臉懵逼的看著他們呢?

    韓非本能的就想咬死面前的儒生,可是他又忍住了,畢竟,他們說的并不過分,仁政雖然不是法家的主張,可是趙括向來癡迷,韓非不敢在明面上反對,駁老師的面子。所以韓非就只能保持沉默了,而嬴政,在呆愣了片刻之后,也是笑了起來,親切的對面前的儒生說道:“好,寡人受教。”

    嬴政對儒家并沒有太大的偏見,如今他們?nèi)绱俗R時務(wù),嬴政就更加的開心,秦國的官吏實在不夠用,作為僅次法家的第二大學(xué)術(shù)集團(tuán),嬴政還是比較希望能從儒家人才庫里找些人來幫助自己。儒家的弟子雖然不如法家那樣的嚴(yán)謹(jǐn),可是他們受禮,待人以禮,私人道德是比較杰出的。

    法家弟子大概是不敢貪贓枉法的,可是如果法律不禁止的,他們就不會理會,比如秦國律法沒有規(guī)定要保障其他國家百姓的安危什么的,那么法家弟子在遇到其他國家的流民在其他地方遇到盜賊,他們就不會理會。可是儒家弟子不會袖手旁觀,他們以極高的道德感來要求自己,這些人還是可以用的。

    儒家的幾位老儒看到秦王的態(tài)度溫和,心里也就不再那么的緊張,為了表示對他們的尊敬,秦王甚至還賞賜了他們幾級的爵位,并且邀請他們在將來的大學(xué)里任職,儒家的幾位大儒欣喜若狂,紛紛拜謝,歌頌功德,嬴政在他們口中也瞬間從秦王變成了一代明君,堪比堯舜。

    嬴政笑著送走了他們,剛剛送走了他們,韓非就有些生氣的說道:“您這是開了一個很不好的先例,他們有什么功?能得到您的賞賜?他們有什么樣的才能,也配在太學(xué)里教書?”,嬴政早就想到韓非會生氣,因為他心里也是這么想的,嬴政和韓非的脾氣非常的相似,兩人對很多事情的看法也是驚人的一致。

    只是,嬴政早已不是原先的嬴政,在接受了諸多教育之后,他變得更加沉穩(wěn),秦王看著韓非,就仿佛新的秦王在看著舊的秦王,嬴政冷靜的說道:“寡人知道他們沒有什么功勞,也知道他們沒有什么才能,可是他們是代表著天下儒生來拜見寡人的,寡人尊敬的不是他們,賞賜的也不是他們。”

    “養(yǎng)著幾個酒囊飯袋,就可以讓數(shù)十萬儒生為寡人效力,難道這不是很值得的事情嘛?”

    韓非有些說不出話來,站在法家的立場,嬴政這樣的行為是應(yīng)該被訓(xùn)斥的,可是站在君王的立場,似乎并不能說他是錯誤的,因為君王考慮的永遠(yuǎn)都是最大的利益,而法家跟君王,并不是同一件事。

    接下來的時日里,秦國就是在商談新的制度和禮儀,這一次,再也沒有儒生傻乎乎的來勸說秦王封禪,沒有勸說秦王復(fù)周禮,老儒們靜悄悄的,都做好了準(zhǔn)備,無論嬴政說什么,他們都能為嬴政找到法理依據(jù)。嬴政拋棄了天子的稱呼,拿出了一個嶄新的頭銜,喚作皇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