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是。” 酋長們連忙抬頭挺身,正襟危坐。 不多時,幾名侍從將一份巨大的地圖平鋪在地上,地圖上標準著現如今的鐵勒八旗分布及漠北更北的地區,浩瀚的西伯利亞多為白色覆蓋,只有偏南地區有沁潤的綠色,一目了然。 在場所有人都知道白色地帶是凍土層,綠色就是擁有短暫夏季,可供耕作、放牧的地區。 在大漠以北,除了分布于小海左右的外鐵勒五部之外,劍河中游,也就是同羅部以北生活著黠戛斯人,傳聞中,李陵的后代。 黠戛斯以北,同樣是外鐵勒五部北方那茫茫凍土地帶中還存在一個古老的族群,稱之為駁馬國,距離長安京師約一萬四千里。其地近北海,需經過鐵勒八旗、外鐵勒五部的地盤才能夠到達。 駁馬國地處嚴寒,冬季積雪深厚,樹木不凋,傳聞中使用弓、箭、刀、槊、傍排等武器,駁馬人以馬耕田,馬色皆駁,因此得名。 他們喜歡漁獵,以魚、鹿、獺、貂鼠等肉為食,以皮制衣,由于鐵器較少,用陶瓦釜和樺皮根制作盤碗。 駁馬國由多個小君長統治,彼此之間不能互相臣服,經常和黠戛斯人廝殺,駁馬人紅發、綠眼珠、白皮膚,身形高大,與炎黃血裔大相徑庭,這是生活在西伯利亞高原最古老的民族,曾遣使向李世民表示臣服。 “契苾、都播、斛薛部眾大多為數萬人,實力最強。” “孤以小海西側之地賜予爾等,骨利干河(安加拉河)、玄闕河(勒拿河)為爾等天然疆界。” “骨利干河以東為余吾州,兩河之間為北海州,玄闕河以東為玄闕州。” “小海西側之地一分為二,南部為瀚海州,北部為柏海州。” “封契苾酋長巴特爾為余吾州刺史,都播酋長蘇日勒和克為北海州刺史,斛薛酋長莫日根為玄闕州刺史,奚結酋長達日阿赤為瀚海州刺史、阿跌酋長艾因格為柏海州刺史,正四品下。” “另賜第七轉勛輕車都尉,視同從四品,一應符詔印璽即日下發。” “各州軍政悉數由燕然都督府統管,聽從燕然都督之令行事。” 目光如炬,李承乾有條不紊的安排道。 “唰!唰!唰!” 侍從用朱砂墨在地圖上分別勾勒出了五州疆界。 “臣等叩謝太子殿下,愿為大唐效忠!” 五名酋長不假思索的叩首行禮。 他們不能,亦不敢不同意,因為蘇烈、席君買僅僅帶了三千突厥精騎就征服了五部,而這還不算是大唐正兒八經的府兵,可見大唐之勇悍。 何況,他們現在接受的詔命是羈縻州刺史,由部族首領世襲刺史之位,內部事務自治,行進貢,負有一些責任,如忠于大唐、按照要求提供軍隊物資等等,他們的權力并無多大區別。 但他們能夠享受到成為大唐官員的潛在福利,那就是周邊的勢力都不敢隨意侵犯他們,那將是在挑釁大唐。 巴特爾、蘇日勒和克、莫日根三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因為他們分到的地盤是小海東側,那片平坦且肥沃的土地,以往為了這片土地,多少族群廝殺不斷,從今以后,他們就是這片土地的主人。 達日阿赤、艾因格雖然分到的小海東側大多為山嶺,但面積廣袤無垠,別說容納兩個部族不到六萬人,就是六十萬人都綽綽有余,他們同樣非常滿意這種結果。 “尊敬的太子殿下。” “小酋,哦不,臣,余吾州刺史斗膽請求大唐賜福。” 就在這時,濃眉大眼的契苾部酋長巴特爾站了出來,一臉懇切的望向李承乾。 這一幕瞬間引起了在場其它人的注意,尤其是同為外鐵勒酋長的蘇日勒和克、莫日根、達日阿赤、艾因格,一個個都露出了莫名的神色,同鐵勒,汝何秀! “余吾州刺史有何困難,但可直言。” 瞥了一眼巴特爾,李承乾淡淡道。 “下臣請殿下憐憫部族棲息于氈帳,風吹日曬,難以抵擋寒風暴雨。” “請大唐協助建造城池,以為余吾州之治。” 說到這,巴特爾雙膝跪地,俯首高呼。 “我等.” 蘇日勒和克等人一聽這話,全都心有感觸,不約而同的出聲。 ‘.’ 聞言,李承乾嘴角抽搐了下,一旁的薛仁貴等人更是憋著笑,還有這種操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