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呼!!!” 看著巴特爾等人喜氣洋洋的離開,白霫酋長伏弗羨慕的眼睛都紅了。 “伏弗。” 上首的李承乾似乎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輕喚了聲。 “殿下。” 白霫酋長伏弗神色一動,趕忙出身。 “霫族、契丹、奚族同屬東胡后裔。” “前隋時期,霫族活躍于鮮卑故地,潢水以北。” “庫莫奚則棲息于濡水中游,契丹分布于弱洛水以南,遼水以西。” “三者相鄰,互不干涉,以為犄角之勢。” 目光幽深,李承乾莫名道。 ‘咯噔!’ 聽到這里,伏弗赫然抬頭,彷佛猜到了什么。 “去歲,我大唐在錫林河畔筑東胡城,設(shè)東胡都督府,領(lǐng)十萬薛延陀部眾。” “河?xùn)|道等地囚徒一應(yīng)發(fā)往東胡都督府,開春之后約有十余萬人。” ‘什么?’ 伏弗瞪大了眼睛,露出了震驚之色。 白霫一直跟霫族有來往,自然知道錫林河畔在哪里,那里位于漠南東部,靠近大鮮卑山(大興安嶺)、陰山東段(大馬群山),確切來說,大鮮卑山與陰山東段之間唯一的隘口就在這里。 這里是草原和遼東唯一的接口,位于庫莫奚、契丹之間,相當(dāng)于抵近兩個族群。 “大漠、小海都沒有你們的容身之地。” “有沒有想過回到霫族的地盤上去,那里才是你們的歸宿。” “殿下。” 看著李承乾那張刀削般的面龐,伏弗心中一緊,欲言又止。 “庫莫奚有五部:阿會、處和、奧失、度稽、元俟折,吞并了霫族之后,部眾數(shù)十萬,將兵數(shù)萬。” “奚族首領(lǐng)蘇支常以五百人持兵衛(wèi)牙帳,設(shè)有諸多官職,儼然似邦王。” “契丹為大賀氏部落聯(lián)盟,即:達(dá)稽部、絕便部、獨活部、芬問部、突便部、芮奚部、墜斤部、伏部。” “武德六年,大賀氏君長咄羅向我大唐敬獻(xiàn)名馬、貂皮;貞觀二年,大賀氏聯(lián)盟長摩會再度進(jìn)貢,陛下賜予鼓纛,一度成為了契丹君長權(quán)利交接的憑仗。” “契丹同樣有數(shù)十萬部眾,數(shù)萬騎,同庫莫奚實力相當(dāng),不分彼此。” “白霫跟室韋的關(guān)系不錯吧?” 微微一笑,李承乾提到了一件事。 “啊這?” 白霫酋長伏弗愣住了。 “你部族中那些犬想必都是來自室韋。” “室韋一族源于太昊伏羲,與契丹同出一源,以大鮮卑山為界,南部為契丹,北部號室韋。” “生活于完水(黑龍江)中上游及難水(嫩江)流域,以狩獵為業(yè),多捕貂,養(yǎng)牛馬豬,食肉衣皮,也種植麥、粟;夏時城居,冬逐水草,各部首領(lǐng)號‘莫賀咄’,不相統(tǒng)屬。” “北周、北齊時皆有朝貢,如今分為南室韋、北室韋、缽室韋(包豕韋)、深末怛室韋、大室韋五部,各不相屬,風(fēng)俗習(xí)慣稍異,曾一度被突厥役屬。” “如此之多的寒地犬,絕不僅僅是一部室韋能夠提供的。” “殿下慧眼如炬。” 眼看著老底都被拆穿了,伏弗也沒藏著掖著,全盤托出:“我們部族原本生活在鐵勒人和室韋人中間地區(qū)。” “因而,靠著同室韋人、鐵勒人做交易而存活。” “我們跟南室韋、北室韋、缽室韋(包豕韋)、深末怛室韋、大室韋都有來往。” ‘妙極!’ 在場的眾人全都露出了莫名的笑容。 “那不就巧了嗎?” 從主位上起身,李承乾注視著伏弗,一字一句道:“霫族原來生活的鮮卑故地,潢水以北,恰恰與南室韋接壤,想必以你們之間的關(guān)系,室韋各部應(yīng)當(dāng)會支持你回到那片屬于你們的土地上去。” “你說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