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二十六章:朝局失控,李二的第一次挫敗!-《大唐:從太子李承乾到諸天圣皇!》


    第(1/3)頁

    貞觀十六年四月,望日朝會上。

    闊別朝堂多日的盧國公程知節上奏請辭,引得眾臣無不嘩然。

    畢竟,前幾日,中書省才接到右屯衛將軍、交州都督、譙國公柴哲威和鄜、夏二州都督、鄂國公尉遲恭的辭呈,陛下不單單批復了,甚至還取締了三州都督之職,柴哲威調任左千牛大將軍。

    現在又是一個國公,還是左武衛大將軍的程知節撂挑子,一連三個國公不免讓人心中狐疑。

    “義貞。”

    身著赭黃色圓領袍衫的李世民目光深邃,神態莊重,端坐在殿中上首,不怒自威道:“你才多大歲數,現在就要頤養天年了?”

    “陛下。”

    程知節長著錛兒頭,大顴骨,靛臉朱眉,滿臉絡腮胡子,著一身紫袍官服,垂頭嘆氣的回道:“臣生于前隋開皇九年,今年50有3了,多年廝殺,暗傷不斷,比不得陛下健壯。”

    “半生沙場,如今也該含飴弄孫,頤養天年了,還望陛下允準。”

    “朝堂之中,后起之秀比比皆是,臣這把老骨頭就不占著茅坑不拉屎了。”

    “嗯。”

    銳利的目光從程知節身上掠過,李世民沉思了一會兒,拂了拂袖,示意道:“也罷。”

    “朕今日準了你的奏折,許你回家修養身體。”

    “來人,擬詔。”

    “是。”

    黃門侍郎劉泊隨之出身,準備記下詔令內容。

    “盧國公志懷銳穎,氣干強果,業預艱難,效宣行陣。入司禁衛,勤誠著於軒陛;出鎮方隅,惠化洽於黎俗。疇庸有典,式隆寵命。”

    “封開府儀同三司,明威將軍程處默調任左金吾將軍。”

    ‘咯噔!’

    一眾朝臣無不面露異色。

    開府儀同三司是從一品的文散官,僅次于正一品的三公三師(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之下,先前李世民封賞尉遲恭同樣是開府儀同三司。

    就連因病在家的李靖都不曾有這樣的殊榮,只是衛國公、上柱國,可見陛下對二人的信任。

    至于程知節嫡長子程處默從從四品上的明威將軍調任為正三品的左金吾將軍,這不過是一種施恩。

    “臣叩謝陛下隆恩!”

    此時,程知節做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樣,雙膝跪地叩首,行了一個大禮,而后起身,緩緩朝著殿外走去,金色陽光照耀在他的身上,于兩儀殿折射出了一個長長的影子。

    目送著他離去的身影,李世民內心不由得有些顫動,又一個老伙計走了,朝堂之上,生面孔多過舊面孔,那些曾經跟隨他打天下的功臣們如今還有幾人在?

    “眾卿,有本啟奏,無事退朝!”

    或許是程知節的離開讓李世民興致斐然,連朝會都不太想開了。

    “啟奏陛下。”

    宗正卿、江夏王李道宗手持朝笏,面容嚴肅的站了出來。

    “宗正卿有何要務?”

    看了一眼李道宗,李世民問道。

    “河間郡王逝去兩年,其嫡長子李崇義是否襲爵,還請陛下明示?”

    李道宗大大方方的說出了這樁事。

    河間郡王李孝恭是大唐宗室之中的名將,就連李道宗都不得不稱一聲兄長。

    盡管朝廷制定了降等襲爵的規制,但畢竟襲不襲爵還得皇帝說了算,就像是胡國公秦瓊死后,按理說,其嫡長子秦懷玉降等襲爵應授開國郡公,卻直到今年立下戰功才被允許承襲。

    大唐在爵位的授予上遠比任何一個朝代更加嚴謹,就連宗室內部一樣苛刻,現存的親王都是高祖太武皇帝李淵之子,只有17人,郡王更是只有襄邑郡王李神符、江夏郡王李道宗。

    除此之外,還有皇帝李世民的親子,吳王李恪、魏王李泰、齊王李佑、蜀王李愔、蔣王李惲、越王李貞、晉王李治、紀王李慎,還有并未封王的皇十三子李福,皇十四子李明。

    李唐王爺僅僅27人,這在歷朝歷代都是非常少的數量,根源來自于降等襲爵制。

    “河間郡王嗎?”

    這個熟悉的名字再度引起了李世民的回憶,一雙龍目中浮現往昔種種,最后都化作了冷漠,沉聲道:“朝有法制,需得遵循,河間郡王長子李崇義襲爵開國公,賜號:譙,授從四品上宗正少卿。”

    “陛下。”

    “左千牛大將軍已是譙國公。”

    就在這時,李道宗忍不住打斷道。

    李孝恭于大唐而言,立下汗馬功勞,死了才2年不到,皇帝竟然連一個恩典都沒有給予其子嗣,僅僅是降等承襲一個開國公爵位,甚至連封號都是隨口一說,這讓人如何能不心涼?

    “哦?”

    眼瞼微動,李世民注意到了李道宗的目光,眉頭皺了皺,繼續道:“那便賜號:安。”

    “朕記得河間王兄還有兩個兒子。”

    “是。”

    李道宗補充道:“次子李崇晦、三子李崇真。”

    “傳詔,李崇晦賜開國縣男,李崇真授上騎都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