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二十六章:朝局失控,李二的第一次挫敗!-《大唐:從太子李承乾到諸天圣皇!》


    第(2/3)頁

    揮了揮手,李世民就這樣定下了對河間郡王李孝恭身后事的安排。

    “是。”

    深深地看了一眼皇帝,李道宗腳步闌珊的站回到了自己位置上。

    一個開國公,一個開國縣男,一個視同正五品的六轉勛官,這便是李孝恭為大唐浴血廝殺所換來的榮光!

    不只是他,在場的許多官員同樣有些心寒,再怎樣,對李孝恭這樣的宗王也應該多幾分恩澤吧。

    “臣有奏!”

    正當所有人沉默之際,一道洪亮的聲音打破了兩儀殿的氣氛。

    太子右庶子李百藥站了出來,高聲道:“貞觀十三年,陛下廢除世襲制詔,諸藩王都督銜留存情況和出藩情況待考,迄今為止已滿三年,臣斗膽請奏,重定大唐治下各都督府。”

    轟!!!

    一石激起千重浪。

    所有的官員不約而同的矚目李百藥。

    “繼續。”

    不知何時,李世民已經坐起了身子,給人一種難以言語的壓抑。

    “武德七年,高祖太武皇帝復以總管府為都督府,大總管府為大都督府,大都督常以宗王遙領而以長史代理其職,其余都督則分為上、中、下三等。”

    “地方本有刺史掌清肅邦畿,考核官吏,宣布德化,撫和齊人,勸課農桑,敦敷五教,每歲一巡屬縣,觀風俗,問百年,錄囚徒,恤鰥寡,閱丁口,務知百姓之疾苦。”

    “何以都督掌督諸州兵馬、甲械、城隍、鎮戍、糧稟,總判府事。”

    “臣以為除邊疆之外,無需設立都督府,且邊疆都督府取締上、中、下三等,律置正三品。”

    “一應外派宗室藩王召回長安,另行安排。”

    “臣附議!”

    太子詹事岑文本、少詹事張玄素、太子左庶子馬周、太子家令趙弘智、太子更令杜正倫、太子仆令來濟等東宮屬官沒等朝臣們反應過來,全都站出身附和。

    “臣附議!”

    尚書右仆射高士廉、侍中魏徵、吏部尚書楊師道、禮部尚書豆盧寬、工部侍郎虞昶齊齊出身。

    “臣等附議!”

    跟在他們身后的朝臣多達上百人,烏壓壓一大片。

    這一幕讓其它官員看得目瞪口呆,超過三分之一的朝臣都贊同了這一提議。

    “兒臣附議!”

    吳王李恪又站了出來。

    “臣等附議!”

    緊接著,支持吳王的江南士族、淮南士族官員隨之出聲。

    “兒臣附議!”

    晉王李治眼神閃爍了下,開口道。

    “臣等附議!”

    一個個關隴門閥的官員瞧見他的身影,想也沒想附和道。

    ‘????’

    長孫無忌、褚遂良瞪大了眼睛,晉王在搞什么?

    現在朝堂上只剩下魏王李泰一黨沒有任何動靜,支持東宮提議的官員達到了三分之二。

    “好!好!好!”

    迎著一張張堅定的面孔,李世民右手重重的拍打在扶手上,連著三聲叫好,目光從未有過的冷肅。

    東宮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借著裁撤內地都督府,提升邊疆都督府的權力,如此一來,大唐僅剩下的居延、燕然、云中、東胡、營州五大都督府,其中四個都掌握在了太子手中。

    更重要的是都督府一旦被裁撤,那么,李唐宗王們必然無事可做,留在當地除了制造麻煩,別無所用,倒不如全部召回長安。

    這樣一來,高祖太武皇帝的親子、李世民的皇子,足足幾十個親王涌入關中,朝堂之上的局勢必然會遭到前所未有的沖擊,三王鼎立的局面蕩然無存。

    “陛下。”

    “臣贊同太子右庶子所言。”

    “我大唐現如今四夷賓服,有刺史理政,折沖府治軍,地方平靖,都督府已經成為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倒不如一并裁撤,僅保留居延都督府、云中都督府、燕然都督府、東胡都督府、營州都督府。”

    “都督府與都護府皆治軍兩萬五千,以為戌邊之用。”

    尚書左丞盧承慶以最快的速度動起了腦筋,補充道。

    “兒臣附議!”

    魏王李泰第一時間反應過來,贊同其提議。

    “臣等附議。”

    御史大夫韋挺、黃門侍郎劉洎、太仆少卿柴令武、秘書少監蕭德言等人隨之附和。

    頓時,整個朝堂都呈現了一面倒的態勢,完全沒有人否決來自東宮的提議,更沒有人察覺到皇帝內心猶如一座即將噴發的火山,壓抑至極。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