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未來,吳王就藩,封國之中的武將第一人不比你在大唐混吃等死強?” “啊這?” 聞言,程處默都有些心動了。 “阿耶。” “那我呢?” 程處弼指了指自己,一副猴急的樣子。 “你是正兒八經的東宮屬官,太子登基之后,你便是潛邸之臣。” “我要是沒猜錯,太子對你的安排恐怕也是下放為藩王典軍。” “具體是哪一位藩王,不得而知,你且等一等。” 瞥了小兒子一眼,程知節說道。 “哦哦。” 程處弼這才收斂起了著急的性子,靜靜地站在一旁。 “明日,我便上書,更換承爵人。” “是。” 程處默、程處弼對此并無異議。 既然他們已經有了更好的安排,這個盧國公府交給程懷亮也無所謂。 “阿耶,我.” 程懷亮有些猶豫。 “我還沒死,這個家還輪不到你做主。” “你安心在公主府住著,待老夫百年之后,太子自會允準你承繼程家香火。” 迎著他的目光,程知節補充了幾句。 “是。” 程懷亮這才松了口氣,應道。 貞觀十六年,八月一日,太極宮兩儀殿,朔日大朝會。 “宣詔!” 俯瞰滿殿群臣,李世民面無表情的說出了兩個字。 “遵旨!” 黃門侍郎劉洎接過詔書,打開一看,瞳孔瞬間放大,悄摸的給了李泰一個眼神。 “嗯?” 下首右側次位的李泰接收到了訊息,心中生出一絲不妙之感。 滿殿群臣都還處在懵逼的狀態,這怎么剛一開朝,陛下就有詔書要宣讀。 “大唐皇帝令!” ‘唰!!!’ 頓時,所有人不由得抬頭挺胸,側耳聆聽。 “時年六月,吐谷渾威信王勾結吐蕃,意欲顛覆吐谷渾,侵犯我朝邊境。” “河西王李象果敢驃銳,親往吐谷渾平叛,得河內郡公、首陽縣侯、中陶縣侯、甘谷縣侯、歷城縣侯、東阿縣侯、安陽縣侯、鄯州刺史、沙州刺史、肅州刺史之助,平定吐谷渾叛亂。” “河源郡王慕容諾曷缽上表愿以吐谷渾故土獻予大唐,黨項羌人首領拓跋淵亦如是。” 轟隆! 滿殿一片沸騰。 吐谷渾被滅了,全部領土歸于大唐。 “朕明昊天之義,允河源郡王、黨項羌人所請,于吐谷渾故地設西海大都護府。” “河內郡公、羽林將軍裴行儉任西海大都護府,蔭一子為驍騎尉。” “河西王府長史唐嘉會授開國縣男,封號:湟水,任副大都護。” “輕車都尉、中陶縣侯劉仁軌晉開國縣公,任副大都護府。” “取且末城、典合城設立樓蘭都督府,輕車都尉、甘谷縣侯席君買晉開國縣公,任樓蘭都督。” “太子親勛翊衛中郎將、歷城縣侯羅通、東阿縣侯程處弼、安陽縣侯秦懷道;輕車都尉、首陽縣侯王玄策晉開國縣公,羅通授蔥嶺都尉、秦懷道授南蠻都尉,從三品上,王玄策、程處弼授羽林將軍。” “拓跋淵封白蘭郡王,黨項其它七部首領授開國縣公。” “鄯州刺史唐善識授開國縣公,封號:西都,沙州刺史王敬直、肅州刺史竇逵晉開國縣公爵。” “河西王府典軍馬巍、姜岳授開國縣公,副典軍鐘騫、鄧憬授開國縣侯。” “河西王改封梁王,遷桓法嗣為王傅、狄知遜為長史、張玄弼為司馬、袁異弘為諮議參軍、敬山松、崔慎為王府友,增食邑萬戶,即刻回京領賞。” 黃門侍郎劉洎一股腦把詔書全部念了出來,整個兩儀殿陷入一片沉寂中。 幾乎所有人聽到最前面那一個個東宮屬官的名字,全都意識到了吐谷渾之事不簡單,但沒有一個人提出來。 魏王李泰的大餅臉早就一片陰沉,吳王李恪、晉王李治都有些錯愕,太子嫡子李厥跟他們平起平坐就算了,唐王封號,大唐唯一,誰曾想這才多久,太子庶長子李象封梁王,一樣跟他們同品階。 “臣為陛下賀,為大唐賀!” 中書令房玄齡率先出聲。 “臣為陛下賀,為大唐賀!” 其它官員這才陸續回過神來,聲音響徹整個兩儀殿。 沒人注意到上首的大唐皇帝李世民眼底掠過一抹陰霾,只因除了那些封賞,所有的官職,包括梁王府屬官,沒有一個人是他任命的,那全是太子寫上來的奏章,他就像一個任人擺布的玩偶。 “陛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