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貞觀十六年,八月下旬,長安掀起了一場風波。 高陽公主牽頭建立了高陽商行,經營澡豆、蔗糖、食鹽、絲綢等物,參與其中的還有巴陵公主、晉安公主、安康公主、新興公主,五個公主及駙馬都尉背后的家族一躍讓高陽商行成為了四海商行最大的挑戰者。 不僅如此,關隴門閥、山東士族多與高陽商行合作,其貨棧在短短旬月間開遍了關中、山東之地。 “這就是高陽的依仗?” 東宮承恩殿中,太子妃蘇子衿打量著桌案上的東西,美艷不可方物的臉上沒有一絲表情波動。 “嫂嫂?!? “澡豆、蔗糖倒不是什么上臺面的東西?!? “左右不過是一些士族自己用,還不如我們的香皂、雪糖。” “可食鹽、絲綢、鐵制農具、茶葉這些東西就不一樣了?!? 長樂公主李麗質與往日病懨懨的樣子判若兩人,愈發展現出了獨屬于公主的美貌,讓人不敢褻瀆。 諸多公主之中,以她最為蕙質蘭心,一下子看出了高陽商行拿出來的東西對四海商行威脅最大的幾樣。 食鹽,百姓無法或缺的生活必需品,鐵制農具,同樣是百姓追捧的東西,絲綢是獨一無二的奢侈品,茶葉最主要的銷售對象是四夷。 至于澡豆,不用做成什么樣子,跟香皂都無法比擬,高陽商行拿出來的蔗糖紅中泛黃,只能以牛乳、甘果等物摻雜其中,制作為吃食,遠不及四海商行拿出來販賣的雪糖(白糖)、冰糖。 “娘娘?!? 負責經營的江陵郡主蕭月仙俏臉凝重道:“我已命人前往各州采購食鹽,卻只有江南沿海的鹽?!? “井鹽、池鹽根本采購不到,蜀錦同樣如此?!? “茶葉方面,蒙頂茶、紫筍茶都沒有,就連神泉小團、渠江薄片這些也沒有?!? 大唐的食鹽主要是海鹽、井鹽、池鹽,海鹽產地包括山東、江南等沿海地區,井鹽來自蜀中,池鹽分布在河東道、關內道、隴右道。 絲綢以蜀錦最為優質,后世四大名錦之中的云錦、宋錦、壯錦尚且還在發展,稍遜一籌。 唐朝名茶,計50余種,大部分都是蒸王青團餅茶,少量是散茶,首推蒙頂茶,其次為湖、常二州的紫筍茶,其他則有神泉小團、渠江薄片等。 周遭的襄城公主、南平公主、遂安公主、豫章公主、城陽公主一個個臉色格外沉重。 “不奇怪。” 莞爾一笑,蘇子衿清冷的聲音在承恩殿響起:“山東士族和關隴門閥聯手了。” “高陽商行既然能這么快站出來,必然是做足了準備。” “食鹽、絲綢、鐵礦、茶葉,這些本就是士族壟斷的東西?!? “嫂嫂,我們就這么看著高陽小人得志?什么都不做嗎?” 年紀最小的城陽公主氣鼓鼓的說道。 襄城公主、南平公主、遂安公主、豫章公主的態度同樣很明確,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她們自然是不可能跟高陽公主平和相處。 “倒也不必?!? 玉手輕拂,蘇子衿給了武媚一個眼神。 “娘娘?!? 武媚隨之端出了一盤子潔白如雪的東西。 “嫂嫂?!? “這不是糖吧?!? 襄城公主用手指沾了一點,放在嘴里嘗了嘗,脫口而出:“是鹽?” “什么?” 其它幾個公主都不由得嘗了嘗,美眸中露出了震驚之色。 這潔白如雪的竟然是鹽,要知道,目前專供于宮中、貴族的青鹽尚且無法研磨到這種地步,因其為青灰色或暗綠色而得名,是天然的結晶體,只能少量出產。 “這是來自西海的白鹽。” 蘇子衿介紹道:“西寧城那邊剛剛送來的?!? ‘西海!’ 蕭月仙美眸一閃而過的精光,直接問道:“娘娘?!? “此言是西海所出,可是能大量供應?” ‘啊這?’ 在場的公主們全都矚目蘇子衿。 “月仙冰雪聰明,一下子想到了其中關鍵?!? “確切來說,這不只是西海的鹽,還是整個西海大都護府治下鹽湖所出?!? “只是經過特定的工藝制作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嘶?。?!”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氣。 西海大都護府治下有多少鹽湖,一百多個,哪怕只是青海湖生產的鹽都足夠全天下人吃不知道多少年。 “絲綢和茶葉不是什么要緊的東西?!? “四海商行的客戶針對的從來不是士族,而是庶族、百姓。” “鹽、鐵制農具,這才重點,來自西海的白鹽會源源不斷的供應四海商行?!? “民間的鹽價大多為每斗10到20文,我們出售的雪鹽就按照50文的價格來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