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貞觀十七年,二月二,龍?zhí)ь^。 灞水畔的綠柳一片青翠,引得無數(shù)文人墨客、世家子躑躅,春日風(fēng)光最是燦爛時(shí)。 “噠噠噠!噠噠噠!” 沉悶的馬蹄聲從遠(yuǎn)處傳來,一行肆意的扈從簇?fù)碇囻{自灞橋入帝都。 “那是鄧王?!” “又來了一位親王,這都得有二十個(gè)了吧。” “全天下的親王都聚集到了長安。” 沿途百姓議論紛紛,開春以來,大唐皇帝李世民召回全部宗室親王,除早就回來的蜀王李愔、蔣王李惲、越王李貞、紀(jì)王李慎,剩下的李淵之中,荊王李元景、漢王李元昌等人陸續(xù)抵京。 宗室之中,唯二不是皇帝子嗣的襄邑郡王李神符、江夏郡王李道宗充當(dāng)了迎賓人。 “六哥。” “你說陛下這究竟要做什么?” 荊王府中,漢王李元昌把玩著手中的酒杯,冷不丁的問道。 李淵有皇子二十二人,現(xiàn)今存活在世只十五人,只有江王李元祥、密王李元曉、滕王李元嬰在玄武門之變后出生,不過,除了太穆皇后竇氏所出及楚哀王李智云之外,全都是在大唐建立之后出生。 其中,唯有荊王李元景、漢王李元昌比太子李承乾大一歲,剩下的要么與其同歲,要么比他更小。 荊王李元景便是所有親王之中年歲最長者,德高望重,諸王這才尋上了他做這個(gè)東道主。 “齊王謀反之事未有定論。” “想來陛下或許是為了這件事把我們?nèi)空倩貋怼!? 坐在上首主位的李元景神情古井無波的說了句。 “是嗎?” “我聽到的消息可是太子上奏取締除邊疆之外的都督府,召我等回京。” 韓王李元嘉眼神一動(dòng),開口道。 ‘咯噔!’ 在場(chǎng)諸王都不由得皺了皺眉。 李淵諸子之中,以漢王李元昌善書畫、韓王李元嘉藏書萬卷出名,二人的才智更是冠絕諸王。 “我倒是不關(guān)心什么齊王不齊王。” “我只在乎陛下把我們?nèi)空倩貋恚譀]有封地,又不能隨便出游,成日里在這京兆府一畝三分地,我都快閑出蛋了。” 年歲最小的滕王李元嬰忍不住發(fā)牢騷。 他從小受寵,驕縱失度,貞觀十三年被封滕王,食祿滕縣,一到封地就驕奢淫逸,橫征暴斂,大興土木,引起民憤,其在滕縣建閣,稱滕州滕王閣,更是天下第一處滕王閣。 “就是就是。” “誰愿意在這里待,天天跟做賊一樣被人盯著。” 魯王李靈夔、江王李元祥、密王李元曉等尚未行冠禮(二十)的親王同樣一肚子不滿。 “閉嘴!” 環(huán)視諸王,李元景冷聲呵斥道:“陛下如何做,是你們能夠置喙的?” “莫要忘了,陛下是君,爾等是臣,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別說讓我們回長安,就是讓我們待在府中,我們也只能照做。” “武德九年的事情還不夠令人警醒嗎,非要落得個(gè)尸首兩分,你們才罷休?” 話音落下。 諸王無不噤聲,一個(gè)個(gè)臉色煞白,武德九年,那可是玄武門之變。 是啊,當(dāng)今陛下連昔日的隱太子、刺王都能殺了,殺他們,豈不是小菜一碟。 “王爺。” “宮中有旨!” 就在這時(shí),一名荊王屬官匆匆入內(nèi)。 “快請(qǐng)!” 李元景沒有繼續(xù)訓(xùn)斥諸王,而是起身朝外看去。 片刻后,一名黃門侍郎快步進(jìn)了王府,朝著諸王行了一禮:“見過諸位王爺。” “陛下詔,命諸王參加望日大朝會(huì),不得缺席。” “來人,送侍郎。” 荊王李元景連忙示意道。 “請(qǐng)!”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