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亡天下-《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3/3)頁
高祥眼睛一亮:“這是一個好主意,倒是公爺周全。”
張安世道:“你這是怎么了,一宿未睡?”
高祥搖搖頭,苦笑道:“慚愧,昨夜沒睡好。”
張安世道:“早些回家睡了吧。”
“是。”
棲霞這邊,大量的人力紛紛涌入,好在棲霞缺的就是人力。
可與此同時,不少商賈也紛紛下鄉(xiāng)了,各縣那兒,都是棲霞的商賈。
在各縣的縣城,錢莊如雨后春筍一般開出來,除此之外……便是碼頭,為了方便出入,尤其是方便棲霞和太平府之間軍民百姓和商賈的往來,一連十幾個碼頭建了起來,客流都不少,各種貨船、客船充斥在江面。
各縣的稅吏,張安世讓人專門集結起來,不再由原先的縣衙來主導,直接讓府里統一來調配,提前請了一些人來培訓一番,不但要學記賬、做賬,便連軍事的操練也有,準他們帶弓弩、刀劍,而后再分撥至各縣,做好稅賦的征收。
商稅的細則也出了來,卻只能找作坊征收。
那些游商,稅收是不好征的,畢竟流動性大,可作坊不一樣,有人有地在此,就算要查賬目也好查一些,若是當真有人不法,那也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
除此之外,就是各處商鋪,各地碼頭等等。
張安世為此忙的焦頭爛額,不得不讓朱金去找人,調撥一批有經驗的賬房,來這府里的稅務廳里來督導。
這些瑣事,反而是最麻煩的,沒有人預料到新的軍令頒布之后,會發(fā)現什么問題,而有了突發(fā)問題,從前也沒有解決的辦法,只能讓大家摸索著來嘗試解決,而后形成某種定例。
好在現在下頭的官吏,開始有了勁頭,雖是每一個人都忙的腳不沾地,可各種績效,以及各種評比的帶動,大家也漸漸開始適應習慣。
…………
一封奏報,送到了京城。
“大捷,大捷……”
亦失哈興沖沖的奔入文樓:“陛下,大捷……”
朱棣看一眼亦失哈:“哪里大捷?”
“賊子李法良授首,被官軍于吉水縣擊破,其黨羽誅殺一千九百余,其余殘部,已躲入深山,卻已不足為患。除此之外……其余賊子,也多被擒獲……”
朱棣對此提不起任何興趣。
李法良的造反,已鬧了整整三年了,此賊乃湘潭人,因不滿官府,扯旗謀反,從者無數,不過朱棣對于這樣的小賊沒什么興趣,只命官軍圍堵,可偏偏,這李法良帶著人四處轉戰(zhàn),從湖南打到江西吉安府,聲勢越來越大。
可即便如此,朱棣還是沒有引起太大的重視,在他眼里,這不過是民變罷了,是地方各衛(wèi)的事。
不過現在……總算此人授首,總算是讓朱棣長長松了口氣。
他看過了奏報,點頭:“不錯,官軍還算用命,不過……此前湖南諸衛(wèi),卻實是酒囊飯袋,區(qū)區(qū)民變,鬧成這個樣子……”
此時,文淵閣的學士以及吏部尚書蹇義,戶部尚書夏原吉還有兵部尚書金忠也都來了。
他們顯然也是剛剛得知消息特來見駕。
夏原吉喜滋滋的道:“陛下啊,這李賊再不為禍,臣也算是松了一口氣了。”
蹇義道:“實乃天佑大明也。”
朱棣拉著臉:“殺個賊是天佑,那這賊子造反,莫非是要天亡大明嗎?”
“這……”
朱棣搖搖頭:“李法良為何造反?”
“此人居心叵測……”亦失哈搶著答道。
朱棣擺擺手:“朕說的不是賊首李法良,而是這數千上萬跟隨李法良的人。”
戶部尚書夏原吉道:“臣等慚愧,是臣等……”
朱棣瞇著眼,沉默了良久道:“不是擒了許多賊嗎?都押解至京,待有司審議其罪之后,再明正典刑。”
“陛下,是不是太麻煩了。”夏原吉道:“這一路官軍押送,再加上沿途車馬的損耗……倒不如……”
朱棣擺擺手:“朕想看看,這些賊到底什么樣子。”
眾人便都不做聲了。
朱棣站了起來,道:“這樣的喜報,照理來說,錦衣衛(wèi)肯定也已知道了消息,依著張安世的性子,有壞事他肯定躲著朕,有了好事一定要湊上來道賀,怎么這些日子,都不見他人。”
“這……”亦失哈道:“奴婢倒是聽說,張安世在太平府除賊,焦頭爛額,忙的腳不沾地呢。”
“這倒難為了他。”朱棣意味深長道:“殺賊辛苦嘛,這白蓮教,實在太過猖狂了。”
亦失哈道:“是啊,是啊,奴婢也聽錦衣衛(wèi)那邊的人說,這白蓮教藏匿在暗處,圖謀不軌,這太平府中的教匪最多,聽說走在大街上,隨便抓十個八個人,若都殺了,至少有一人不冤枉。”
朱棣:“已經到這個地步了嗎?那要給張安世傳個話,讓他注意安全。”
眾臣聽了朱棣和亦失哈的話,心里卻都搖頭苦笑。
有些事,瞞得過別人,卻瞞不過這廟堂諸公,大家都不是傻子,這哪里是剿匪,這分明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呢。
…………
更的晚了,盡力改正作息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