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啊……不敢,不敢,吃過了。” 朱椿也沒有勉強,便道:“這個判官……本王略有耳聞,府里和縣里的情況,本王也略知一些,不過他竟膽敢與人合謀,這性質就不一樣了,不過這也無妨……區區一個判官而已,你去吧,本王會處置的。” 這司吏便歡天喜地的去了。 可剛走出小廳,便聽里頭的朱椿突然對身邊的隨扈吩咐道:“判官劉儉作亂,罪無可赦,立即去捉拿,不要讓他跑了。” 接著便聽到隨扈顯得猶豫的聲音道:“作亂……殿下,作亂的話……該是廠衛……” 朱椿的聲音冷了幾分,道:“這樣說來,本王還定不了作亂罪了?” “若是貪贓枉法,下文就可讓照磨所捉拿。” 朱椿的聲音道:“嗯,本王寫一道手令,讓照磨所立即去查辦,抄一抄他的家,看看是否有貪贓枉法之舉,要快,不可走漏了風聲。” 隨扈道:“若是沒搜抄到呢?” “搜抄不到,那就是他的運氣了。” “喏。” 沒多久,便有人疾步出來,比這司吏走得還快,直接從他身后快步擦身而過。 這司吏咋舌,而后,心情也愉快起來。 官吏之間,至少在這兒,是不存在所謂的感情的,甚至連附庸都不算。 因為官過于高貴,而吏過于卑賤的緣故,所以……這吏在上官眼里,牛馬都不如。 因而文吏們爭相出賣自己的上官,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而且……這位蜀王殿下還特意記下了他們的名字,這令這司吏更覺得清爽。 看來,無論是去太平府,還是在應天府的學習班,他和另外兩位仁兄,都可能有一席之地了。 他的前途,在此一舉啊! 于是他愉快地回到自己的公房,此時天色已是黑了。 可同公房的十幾個文吏,卻一個個挑燈在謄寫著公文,或是查驗著入檔的文牘,還有人搜集著各府縣送來的公文,進行挑揀,一派繁忙的景象。 這在以往,是前所未有的,即便是偶爾有人夜里還在,也大多都人浮于事,大家混日子。 可現在即便是那些老吏,竟也一下子精神了許多,他們年紀大了,機會不多,就靠這一次清丈田畝了。 有人拿著簿子,尋到了這司吏,道:“鄧司吏,各縣清丈的情況,送來了,依舊還有不少縣,顯得敷衍,你瞧這……這松江府華亭縣,到現在還沒有動作,所有都督府下的公文,他們都壓在手里。” “再督促一次,若是再不回應,立即上報。”鄧司吏道:“還有,讓人去詢問當地的各房的司吏實際情況,可以不必發公文……華亭縣……” 他想了想,隨即道:“華亭縣戶房的司吏,可還是那位叫周成的嗎?” 這時,吏房里一個文吏道:“對,還是那個周成。” “下書去問他,讓他奏報實際的情況,不必走公文,寫一張條子去。”鄧司吏道:“若只是緩慢,倒還罷了,可若是陽奉陰違,這事可就不小!” 頓了一下,鄧司吏又道:“告訴這周成,他為吏多年,心里要有數,若是為人遮掩什么,到時候,連他自己也牽扯進去,可就不值當了。” “好,學生來修書。” 鄧司吏想了想道:“不必,我來修書吧。” 說罷,便回到自己的案牘,提筆書寫起來。 …… 張安世這頭才回到了都督府,高祥就來了。 高祥當面向張安世遞出了一個簿子,便道:“這是去歲入職的新吏功考情況。” 張安世點點頭,卻將這簿子先擱在案牘上,道:“左都督府與我們接洽了嗎?” 高祥道:“接洽了,所是要選三百人來,下官打算讓他們打散之后,分去各縣的縣衙里學習。” 張安世道:“咱們也要負責給這些左都督府的人做一下功考,以供左都督府那邊參考。” “是,照磨所那邊……下官已經打了招呼,會格外的注意。” 張安世笑了笑道:“還有……選幾個文吏出身的官,讓他們歇一歇,去一趟左都督府,那邊要開學習班了,只怕想要幾個人去教授一些新政推行的經驗得失,人選嘛……你報上來,我來批。” 高祥苦笑道:“太平府的官吏都快不夠用了,現在處處都要人……” “辛苦是辛苦一些嘛……這樣吧……”張安世道:“太平府再招募一批文吏,這一次,招募的標準,不妨再提高一些。” 高祥頓時大喜,因為吏員也屬編制的緣故,而且涉及到錢糧供養的問題,所以現在都督府將文吏的員額卡得還算比較緊,各衙,各司,各房,各所,各站,人數都是額定的,每年雖都有一個招募的數額。可現在特批一批人,他這府尹,也就輕松得多了。 打發走了高祥,那陳禮一直在外探頭探腦。 “都督。” 張安世看著他,笑著道:“進來吧!怎么樣,事情都預備好了吧?” 陳禮走進來,便道:“就等都督這邊了。” 張安世便道:“我就怕你出閃失,我這邊……肯定沒有問題的,方才我在宮中,陛下已經恩準了,不出意外,明日就有結果,你這邊,隨時給我做好準備。” 陳禮一臉欽佩之色,道:“都督辦事,真是雷厲風行。” 張安世咧嘴,樂了:“不管如何,這幾日,我要教李時勉這些人……付出代價!入他娘的,和我張安世陰陽怪氣,他以為我和我姐夫一樣好欺負的?” “啊……” 陳禮有點發愣,他想破腦袋,也無法理解,這和太子殿下有啥關系。 不過……無所謂………陳禮會出手。 …… 今天第二章爭取十二點前更新,咱們慢慢的把更新調整回來。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