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國士無雙-《南明第一狠人》
第(2/3)頁
作為臣子沒能替君上分憂,文安之自然沒什么好說的。便是降職處分,文安之也不會有一絲一毫的怨言。
但讓他感到驚訝的是,圣旨中并沒有提及重慶之戰,反而著重在說昆明守衛戰。
而且,在天子與晉王的率領下,眾志成城的明軍竟然獲得了昆明守衛戰的大捷,斬首清軍無數!
文安之一時激動的胡須都顫抖了起來。
朝廷已經多久沒有打過這么提氣的仗了?
一路連敗下來怕是將士們的心都寒了吧?
這場勝仗對于大明將士士氣的提振實在是太關鍵了!
當聽到清軍大將趙布泰被生生炸死時,文安之感嘆道天佑大明!
從結果來看,朝廷算是保住了。
文安之在這個時間點組織十三勛圍攻重慶,就是行圍魏救趙之計,想給昆明朝廷解圍。
既然朝廷無恙,那么重慶之戰的失利也就勉強可以接受了。
文安之正自聽得興起,那傳旨的小太監又說起太子來川東撫軍的事情,以及命文安之回昆明朝廷聽勘的決定。
文安之險些以為自己聽錯了,向欽使再三確認。
在得到準確的答復后,文安之的心情十分復雜。
一方面他感到欣喜。大明天子還是有擔當的。
太子乃是國儲,是國本所在。
太子撫軍便能代表朝廷的態度。
起初文安之剛來川東時并沒有像現在這樣受到十三勛的尊重,歸根到底是朝廷對這些原大順軍余部太不重視了。
除了加封爵位外,朝廷沒有給袁宗第、李來亨等人提供任何實質的錢糧支持。
這種情況下十三勛還能夠奉永歷朝廷為正朔,替朝廷做事已是殊為不易了。
文安之花了很久的時間來改變十三勛對朝廷的看法,消解他們心中對于朝廷的顧慮。
文安之甚至主動向天子請旨,請天子以朝廷的名義向十三勛保證,不會追究他們過往的“逆罪”。
人心都是肉長的。長久相處下來,十三勛發現文安之這個甘愿在前線與將士們一道同甘共苦的“老家伙”還挺不錯的,漸漸的也改觀了對朝廷的看法。
但文安之畢竟只是一個督師,他能讓十三勛稍稍安心,卻不能讓他們徹底放心。
畢竟誰也不知道朝廷說話算不算數,萬一等到將來大明光復山河,天子又翻臉不認賬,要清算他們了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