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孤受教了。” 朱慈煊露出一副羞愧的表情,垂手說道。 “太子殿下一定要記住,東虜只是竊國巨賊,大明才是天下正朔。陛下如今做的努力便是撥亂反正,讓天下重歸大明。南京如是,將來京師亦如是。所以陛下如果要遷往南京,臣是支持的。” 文安之這么說其實態度已經很明確了。那就是他覺得天子目前不會遷都。 因為南京現在雖然在鄭成功手中,但和明軍的控制范圍是割裂開的。 這就好比當年的四川和夔東諸鎮。 天子總不可能為了拉攏夔東諸勛而主動前往興山、巫山一代定都吧? “孤總是覺得若能和父皇在一起會更好。” 朱慈煊嘆了一嘆道:“老師,你說如果我沒有做好,父皇會不會怪罪于我?” “陛下這是在考驗太子殿下啊。” 不得不說皇家子弟個個都是早熟。朱慈煊雖然才十來歲,卻有著與同齡人完全不同的成熟。 在這點上,文安之是能夠明確感受到的。 而且太子殿下生性敏感,對什么事情都很在意。這既是好事,有時也是壞事。 陛下令太子監國,也是希望太子能夠多多磨礪吧。 畢竟陛下百年之后,太子是要繼承大統的。如果心性不夠成熟,天下交到太子手中,天子也不會心安的。 作為太子的老師,文安之自然是傾囊相授。 從為君之道到一些權御之術都毫無保留的傳授。 一國儲君要學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太子很聰明,但文安之不確定他是否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把這些東西全部學會。 文安之畢竟已經上了年紀,不確定自己還能夠活多久。 在他有生之年他是希望太子能夠學有所成的。 “不管將來陛下作何打算,太子殿下都無需擔心。血濃于水,陛下是您最親近的人。” 聽了文安之一番話,朱慈煊的心里才算是舒服了一些。 這些日子以來宮里不時有人在他耳邊念叨,說皇上把太子留在蜀中是因為想要甩掉這個包袱,將來另立新儲。 還有人說皇后娘娘已經懷有身孕。 這些流言聽到朱慈煊耳中卻是十分扎心。 他也不禁擔心父皇是不是真的這么想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