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明軍成功走出大水澤后,染上瘧疾的將士們癥狀逐漸好轉。 從一開始的畏寒、腹瀉不止到已經可以行軍趕路。 只是速度上要比大部隊慢上不少,因此朱由榔特地命人將行軍速度降了下來。 他的原則就是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士兵。 速度不是問題,反正在朱由榔看來此戰長沙是勢在必得的。 在來到湘陰附近明軍遭到了第一次抵抗。 清軍沿江設下埋伏,并調來了幾門紅衣大炮。 好在明軍哨探及時發覺,明軍第一時間撤出了伏擊圈。 雖然損失了近百人,但這個損失還算是可以接受的。 “陛下,想不到東虜竟然會在湘陰設伏。臣還以為他們已經慌成一團,只敢在長沙府附近龜縮防守呢。” 李定國有些慚愧的說道。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嘛。這件事不怪你。” 朱由榔和聲道:“朕看東虜已經擺好陣仗要和我們死戰到底,晉王那就放炮請他們喝一壺好的。” 他自然不是盲目自信。 論野戰,明軍的輕炮效果并不會比紅衣大炮差多少。 紅衣大炮因為炮身極重,限制了它的靈活性。只能從固定的位置以及角度放炮。 而明軍的野戰炮可以隨時調整角度,借助地形優勢進行轟射。 所以一旦明軍掌握了清軍的陣地位置,那幾門紅衣大炮反倒是成為了靶子。 而明軍可以隨時調整位置,讓清軍摸不著頭腦。 “臣遵旨!” 在大水澤中李定國憋了一肚子的火氣,此刻正好把對瘧疾的憤怒發泄在這些虜賊身上。 “調炮來,給我狠狠的打!” 嚴格來說,明軍的野戰炮都在虎賁軍中。 但既然天子已經下旨,李定國自然是能夠指揮虎賁軍的。 趙旭聽令立即調來炮兵營,按照既定模式架起炮來對準清軍的伏擊點。 從這個距離雖然無法清楚看清那邊的細節,但可以看出這是一個依著山勢臨時搭建起來的寨子。 這種強度的寨子根本無法抵擋明軍的幾輪炮轟。 趙旭估計不出三輪就能轟的他們哭爹喊娘。 李石頭作為炮兵營的參將,對此次進攻全權負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