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以現有的織造技術肯定不足以滿足需求。 所以朱由榔準備仿制出珍妮機來解決這個問題。 珍妮機是英國工業革命的標志性產物。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珍妮機甚至代表了工業革命。 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只要提到工業革命一般都會想到珍妮機。 其不僅極大的提高了紡織效率,還在很大程度上將織造的成本降了下來。 畢竟之前織造都是純手工勞作。 人力成本巨大的情況下肯定會導致不弄的價格往上走。 這種情況下要想降低成本一是引入競爭,二是提高效率。 后者效果更為明顯。 如何提高效率呢? 最簡單的方式自然就是機器了。 珍妮機織造出來的布帛也許沒有手工的那樣精致,但完全夠用。 朱由榔又不是要用珍妮機做龍袍出來,沒有那么高的要求。 當初朱由榔在歐洲留學的時候曾經參觀過英國的博物館,對珍妮機十分感興趣的他事后查閱了許多資料。 雖然未必能把珍妮機的整個結構復刻下來,但大的框架還是能夠搭出來的。核心部件他也都記在心中。 朱由榔當初學的專業雖然是工業設計,但選修了素描,因為他對藝術很感興趣。 可以說是一個理工男和文藝青年的結合體。 這份經歷對他重現珍妮機十分有幫助。 朱由榔先是畫出一份草圖,然后用透視的視角對關鍵部件進行拆解,最大程度的還原了珍妮織布機。 然后他用一頁紙詳細描述了珍妮機如何運作的,不僅說原理也會提到一些細節。 這無疑對工部官員來說是極有幫助的。 雖然他們從未聽說過珍妮機,但經過皇帝陛下這么聲情并茂的一番講解,他們基本上已經能夠想象出珍妮機的樣子了。 當然,術業有專攻。 珍妮機他們肯定是造不出來的。 他們只是負責把皇帝陛下的意圖傳遞給匠人們。 南京城的工匠數不勝數,要想實現皇帝陛下的意圖做出這珍妮機還是不難的。 對于工部官員的反應朱由榔很是滿意。 一開始他還有些擔心這些官員不能夠理解朱由榔的意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