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跑路還是不跑? 這是吳三桂必須馬上做出的決定。 留給他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了,繼續(xù)拖下去他連選擇的機(jī)會都沒有! 吳三桂微微瞇著眼睛,就像是野獸捕獵時那樣。 片刻之后吳三桂下定了決心,還是決定跑路。 他實在是沒有什么信心在城門被攻破的情況下和李定國硬剛。這和找死有什么分別? 既然選擇跑路就要選擇一處突圍。 如今東門和南門都相繼失守。 西門和北門倒是處于相對安全的狀態(tài)。 考慮到跑路之后要撤回云南,吳三桂還是選擇從西門走。 不然走北門出城還得再繞一圈。 雖然距離并不算太遠(yuǎn),但這點(diǎn)距離很可能就會被明軍追上。 一旦被明軍追上再想甩開就太難了。 吳三桂可不想去冒險,他要確保自身的安全。 既然已經(jīng)下定決心突圍,就沒有什么好猶豫的了。 藩兵們雖然即戰(zhàn)力比明軍要弱,但事關(guān)生死也都使出了渾身氣力。 加之明軍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入城上,沒有注意到吳三桂跑路的舉動,竟然真的被他沖破了封鎖打開了一個口子。 就是這么一個細(xì)小的口子讓吳三桂抓住了。 他根本顧不得許多,倉皇而逃十分之狼狽。 李定國反應(yīng)過來之后立刻下令追擊。 對他來說這次討伐吳三桂拿下貴州其次,生擒吳三桂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讓吳三桂跑了,那么之前的努力可謂是前功盡棄了。 李定國可不想和吳三桂玩什么貓捉耗子的把戲。 只是李定國麾下雖然有騎兵,但因為坐騎大多以耐力著稱,爆發(fā)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追趕的時候劣勢還是很明顯的。 一通追趕后發(fā)現(xiàn)吳三桂竟然越來越遠(yuǎn),懊惱之余李定國也只得把注意力重新拉回到貴陽城上。 畢竟貴陽城中還有不少藩兵,先把這些藩兵解決才是正事。 至于吳三桂,他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便是吳三桂跑到天涯海角,李定國也會追上前去,將其擒獲獻(xiàn)給天子。 ... ... 吳三桂一邊騎馬一邊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 他渾身濕透了,帽盔在跑路的過程中都丟掉了。 所幸的是似乎甩開了李定國的追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