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劉方熊自然也沒什么可說的,如今決定權不在他,他只要遵命行事就好。 不過利用等待的間隙,劉方熊還是嘗試著從白文選這里旁敲側擊到一些有用的信息的。 譬如晉王是打算拿下漢中后直撲關中,還是等朝廷北伐大軍都到位后再進軍。 前者可能會搶到不少功勞和風頭,但風險還是有的。 那就是天子或者朝廷會不會對晉王有看法,認為他不識時務。 畢竟天子有可能要在北伐過程中通過親軍的優異表現來豎立威信,如果這風頭被晉王搶了去,自然就辦不到這點了。 劉方熊既然決定回歸大明,自然要把自己的立場想清楚。 他雖然是原先的漢中明軍,但是卻是借著李定國之手回歸大明。 如果李定國被朝廷責斥,他也會跟著黯然失色。 但如果李定國太出風頭,確實也不是好事情。 保持一個合適的分寸便顯得尤為重要。 白文選沒有直接回應劉方熊。一來他認為劉方熊的身份是嫡系官軍,自然是向著朝廷的。 有些話不能直接對他說。 二來白文選也不知道李定國究竟是怎么想的。 如果李定國真的決定在拿下漢中后不經請示朝廷就直撲關中,白文選也會選擇絕對的服從。 畢竟兵貴神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他還是明白的。 如果事事都要請示朝廷,那等到圣旨到了黃花菜都涼了。 當然有一點白文選還是清楚的,那就是李定國現在愈發的謹慎了。 在對待朝廷的態度上他顯得很是持重。 所以白文選覺得李定國可能還是會向朝廷請示,雖然這樣有些貽誤戰機,但可以保證不受彈劾。 老西營的士兵們打的勝仗越多其實反而越危險,頭頂上懸著的那柄劍說不準什么時候就會掉下來,完全看天子的態度。 沒辦法,從李定國決定效忠大明的那刻起一切就都決定了。 白文選現在能做的也就是盡可能的替李定國分憂,讓他們這些老弟兄得到應得的封賞。 因為劉方熊等人的突然出現。白文選決定留下來等李定國主力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