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就在先鋒軍駐扎后沒多久,便發現了清軍哨兵的蹤跡。 從明軍擒獲的一些清兵的口供來看,李國英顯然也知道了李定國即將進攻漢中的事情。 李國英內心自然是十分恐慌的,整日如坐針氈滿腦子都是如何守住漢中城。 他派出了大量的哨探就是要盡可能的掌握明軍的動向,這樣再決定究竟守不守漢中。 聽到這里白文選多少是感到有些震驚的。 李國英好歹也是清廷封的川陜總督,絕對的封疆大吏啊。他敢率部入寇成都,怎么一聽到晉王的名字就嚇得兩腿打顫尿褲子了。 是他白文選和馮雙禮太弱,還是李定國太強? 白文選直是覺得莫名其妙,哭笑不得。 馮雙禮敗在這么一個窩囊廢的手中,真是憋屈的慌。 李國英既然存了跑路的打算,肯定給自己留了后路。 這種情況下白文選更不能讓他探聽到有用的信息了。 一方面他命手下加強搜查,一旦發現了清軍的哨探立即擒獲。 另一方面,他命人火速返程到晉王軍中,請求大軍加快速度,爭取早日抵達漢中城下。 光是取得一座漢中城如今已經不足以滿足白文選等人的胃口了,他們要的是生擒李國英。 如果能夠把清廷委派的川陜總督擒獲,不僅漢中的清軍沒了士氣,怕是整個關中的清軍都要望風而降了。 對明軍來說,高效的北伐才是他們現在急需要做的。 如果每打一座城池都要耗費巨大的力氣,那北伐不知道要打到何年何月。 就李國英這種半吊子不足以讓明軍耗費太大的精力,明軍要把精力留著對決清軍的八旗主力。 雖然八旗軍在江南的幾場大戰中都出現過,但其實都是只露個臉,并沒有真的出力。 李定國包括夔東十三家其實心里都憋著一口氣,那就是要通過正面戰場上擊敗八旗軍從而證明自己的實力。相信天子也是這樣想的,所以在對決八旗之前,這些仗只能算作是開胃菜。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