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對鄭經(jīng),張煌言也是世叔世伯一般的存在。 由張煌言來評斷鄭家家務(wù)事是再合適不過了。 卻說張煌言入宮之后,朱由榔便帶著他到御花園散步。 走到一處亭子前,朱由榔停下腳步背負(fù)雙手道:“朕召張閣老入宮,是有一件事問詢。山東大捷,忠王和忠王世子當(dāng)屬首功,不過該如何封賞朕還沒有想好。不知張閣老怎么看。” 張煌言還以為天子找他來是為了什么事,見是為這事犯難,便和聲道:“回陛下的話,君為君,臣為臣。父為父,子為子。君臣綱常不可廢。以臣愚見,陛下若是封賞有功將士,忠王是一定要在忠王世子之前的。” 朱由榔點了點頭道:“朕也覺得應(yīng)該封賞忠王多一些。何況他們本就是父子,是一家人。封賞了忠王,也等于封賞了忠王世子。當(dāng)然,忠王世子朕也會封賞,不然他麾下的將士們恐怕不會服氣。” 朱由榔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鄭成功一家,還有依附于鄭成功一系的所有將士。 “這件事就這樣吧。對于夔東十三家進攻河南遲遲沒有結(jié)果,張閣老怎么看?” 朱由榔刻意把李定國、李來亨、鄭成功三人分派三個方向北伐,就是為了讓三人互相比較,相互競爭。 唯有如此,他們才會有動力。 如今李定國、鄭成功都送來了捷報,唯獨李來亨為首的夔東十三家沒有動靜。 這實在有些反常,也說不過去。 “陛下,這確實不太尋常。唯一的解釋是臨國公不想做出頭鳥,他想先看看別家立功后朝廷的態(tài)度。” 張煌言思忖再三還是決定對朱由榔實話實說。 畢竟李來亨等人原先是賊,且逼得烈皇殉國。 雖然當(dāng)今天子曾經(jīng)不止一次的公開表示不會對原先的闖營追究,但李來亨他們心里沒底也是很正常的。 至于李定國,雖然曾經(jīng)也是西賊,但畢竟對當(dāng)今天子有救駕之功,遠(yuǎn)不是李來亨等人可比的。 如果表現(xiàn)的太積極,功勞拿的太多,天子心里會不會不舒服? 功高蓋主對于皇帝的心腹而言都是大忌諱,更不用說李來亨這樣的外人了。 其中道理細(xì)細(xì)一想就能明白。 朱由榔聞言陷入了沉默,道理確實是這個道理,只是他一直都不愿意往這方面去想罷了。 但換位思考,如果朱由榔在李來亨的位置,恐怕一樣會謹(jǐn)小慎微,如履薄冰,生怕踏錯一步跌入萬丈深淵。 伴君如伴虎,這句話絕不是說說玩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