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長甸堡堡主名叫孫必連。 作為大將軍遏必隆的包衣奴才這兩年他升遷的速度十分之快。 本來想著可以安享富貴,后半生錦衣玉食,誰曾想清軍卻兵敗如山倒,倉皇出逃關外。 等到大軍抵達遼東,孫必連才回過味來,意識到不能再繼續(xù)紙醉金迷的沉寂下去了。 明軍收復關內一定不會善罷甘休,遲早要出山海關繼續(xù)征討。 如果不能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準備,那結果多半也是慘敗。 在關內的時候他們至少還有退路。 但在關外這條退路卻是被堵死了。 所以唯有死戰(zhàn)。 大將軍遏必隆被太皇太后派到了寧遠城駐守,孫必連作為心腹理所當然的來到長甸堡駐守。 長甸堡作為寧遠城的前哨,一有風吹草動,長甸堡一定第一個知道。 孫必連也下定決心,一定要發(fā)揮出色爭取到功勞。 如今的大清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依然是明朝最大的威脅。 孫必連相信只要他們臥薪嘗膽十數(shù)載,終有一日可以恢復到當年的狀態(tài),再次殺回關內。 “將軍,大事不好了,明賊殺過來了。” 這日孫必連正自啃著馕餅,哨兵一路小跑著來到了他的面前,沉聲稟報道。 “嗯?明賊殺過來了?” 雖然知道早晚有這么一天,但孫必連沒想到明軍會來的這么快。 “他們來了多少人,到什么地方了?” “看那架勢人山人海的,足足十余萬是有的。距離戍堡應該只有十幾里了。” “什么!” 孫必連大吃一驚道。 只有十幾里,來了十幾萬人… 媽呀,這真是要了他的親命了。 守?這怎么守。 長甸堡滿打滿算也只有三千人。 對方可是十萬人,便是一人吐上一口唾沫也能夠把他們淹死了啊。 孫必連一時慌了神,他可沒有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心態(tài),滿腦子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跑路。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