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興明其實已經有了一套自己的班底,雖然人數不多,但勝在知根知底,上下齊心。 他領了一百名心腹,換了快馬、帶上足夠眾人食用十日左右的干糧,即刻便脫離大軍出發北上。 之所以只帶了十日的干糧,就是為了加快速度。 畢竟他們要拉開與李定國統率大軍的距離,這樣才能用最快的時間執行任務。 以清軍現在的情況來看,估計這種戍堡都是沒什么信心去守的。只要他適當的煽風點火,一定可以讓清軍“知難而退”。 如今擺在劉興明面前最大的難題不是別的,而是如何更高效的前往這些戍堡。 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劉興明包括他帶的這百余人從未有過在遼東活動的經驗,說是兩眼一抹黑也絲毫不為過。 這種情況下迷路都很有可能,何談能夠高效的完成任務呢。 所以劉興明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找到一個當地的百姓做向導。 從長甸堡往北走不遠便是一片樹林。 劉興明率部抵達時已經近黃昏時分,劉興明一番思量之后決定到樹林里過夜。 因為樹林里相對蔭蔽,不容易被清軍的斥候發現。 他們此番執行的任務十分關鍵,絕對不容有失。 這也是劉興明只帶一百人前來的重要原因,來的人越少被清軍發現的可能就越低。 樹林里的空間有限,劉興明好不容易找到一處還算開闊的空地,便命令手下就地駐扎。 簡易的帳篷搭起來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枯樹枝生火。 生火不僅是為了埋鍋造飯,還是為了驅趕野獸。 通常來說野獸看到火光都會本能的撤離。 只要篝火搭起來了,明軍的安全問題就解決了。 至于清軍...應該沒有人會愚蠢到深更半夜到樹林里閑逛吧。 便是有三兩個斥候也無所謂,直接拿下就是。 還別說,趕了一天的路,劉興明的肚子已經咕咕直叫了。 他迫不及待的坐在篝火旁,看著窩里騰騰冒起的熱氣,本能的吞起了口水。 “少將軍,聽說韃子駐守寧遠的將領名叫遏必隆,是他們的一大名將。” “狗屁的名將,不過是吹出來的罷了。韃子若真還有名將,怎么會被灰頭土臉的趕出關去?” 劉興明不屑的一笑道:“無非是打腫臉了充胖子,矬子里面拔將軍罷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