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中原王朝幾百年換一家,若是換的快了換的勤了恐怕是幾十年一家。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但是不變的是儒家對于中原對于百姓的影響。 大明要想在西域扎根看來還是要在這方面多動一些腦筋才是。 “張閣老這點想的倒是和朕一樣。” 朱由榔慨嘆一聲,繼而接道:“其實呢,朕一直都想說,想在西域普及儒家思想。只要晉王能夠拿下西域,朕就會立即在西域單獨開設一個科舉榜。就像當年太祖皇帝開設南榜、北榜一樣。” 說起來,朱元璋還是一個有魄力的人。 當年大明立國之初,百廢待興。 南方因為較為富庶,讀的起書的人相對北方更多,簡單點說就是底子更好。 所以當時的科舉基本上都是被南方讀書人包攬,北方人中榜的甚至不足一成。 長此以往,北方的讀書人自然是要鬧情緒的。 朱元璋一看不對,這樣下去不利于王朝的穩定,于是乎靈機一動弄出了一個南北分榜來。 簡單來說就是南方和北方的讀書人、考生分別按照名額錄取,雙方不占用對方的名額。 如此一來北方讀書人考中科舉,金榜題名的人數大大增加,彼此雙方之間的矛盾也因此淡了不少。 這當然是不得已而為之,雖然犧牲了一部分南方讀書人的利益,但維護了大明王朝的統治,從這個角度來看自然是不虧的。 如今朱由榔便想效仿當年的朱元璋,將來在西域單獨設榜,培養西域百姓考科舉入朝為官的積極性。長此以往,西域若是漢化未必不可能。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