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明兵制(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南明第一狠人》


    第(2/3)頁

    仔細想想,這確實是他最大的失誤。

    當然,衛所制度也有他好的一面。

    在朝代初期,它的戰斗力肯定是要比募兵強的。

    但等那些老兵都死了呢,等到更新換代了呢,即便他們的子孫仍然具有一定的戰斗力,但再往后走就不好說了吧。

    畢竟窮的連馬鞍都買不起了,還怎么可能繼承家學呢。

    要知道習武可是要耗費大量的錢財的。

    大明的衛所士兵可無法做到隋唐府兵的家底。

    這么一想許多事情就明白了。

    隨著土地兼并的愈演愈烈,那些昔日光榮無比的衛所兵活的竟然連乞丐都不如。

    他們完全就是衛所軍官的個人奴隸,呼來喝去沒有任何的自由可言。

    于是乎出現了逃籍的情況。

    許多人寧愿逃走另謀出路也不愿意吊死在衛所原籍這棵樹上。

    逃走至少還有希望,留下來就是死路一條。

    于是乎支撐大明軍制的根本制度--衛所制徹底崩塌了。

    等到了嘉靖時期,甚至幾十個倭寇都敢到南直隸、浙江、福建沿海耀武揚威,更夸張的是一票衛所兵竟然不敢反擊。

    這讓嘉靖皇帝意識到需要做出改變了。

    于是乎便有了戚繼光,便有了戚家軍。

    戚家軍完全是戚繼光征兵募兵組建的,換言之就是用募兵制代替衛所制。

    雖然衛所軍隊仍然保留,但明眼人都知道只是一個擺設,大明今后的作戰主力都是募兵了。

    可以說時勢如此,戚繼光只是恰好出現在了那里罷了。

    沒有戚繼光還會有其他人。

    這也解釋了為何九邊各軍鎮相繼都出現了類似的私兵。

    這些私兵名義上是將領的家丁親兵,實際上就是他們豢養的心腹軍隊。

    畢竟動輒幾千上萬人,說是親兵誰信啊。

    但朝廷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因為如果邊將如果不征集私兵的話,很可能就會出現無人可用的局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