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皇帝陛下,忠王殿下派來的船隊已經到了天津衛了。他們命人先一步送來消息,說是忠王殿下在馬尼拉當地發現了大量銀礦。從銀礦中開采出來的白銀可謂是質地優良。最為關鍵的是,這銀礦似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如果真如忠王殿下所說,那真是大明之幸,陛下之幸啊?!? 司禮監掌印太監韓淼眉開眼笑,對著朱由榔一陣吹噓。 不過他也有吹噓的底氣,畢竟從來報的人口中他得知,此番鄭成功派來運送白銀的船只足足有超過一百艘,且都是福船、廣船體量的船只,能夠裝下的白銀可想而知。 朱由榔聽到這個消息倒是沒有多少驚訝。 因為他有后世的知識,知道馬尼拉有大量的銀礦。 而鄭成功下南洋,馬尼拉又是必定會路過的地方。 以鄭成功的性格,看到當地福建、廣東后裔被佛郎機人欺壓肯定是看不過去的,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只是朱由榔沒想到鄭成功會把這一仗打的如此漂亮。 干凈利落,毫不拖泥帶水,打的佛郎機人沒有任何的脾氣。 接下來馬尼拉的銀礦也就理所當然的落入明軍之手了。 對大明來說,白銀的大量流入當然是一個好消息。 事實上,大明的白銀流通雖然很暢通,但在總量上一直不是很理想。 馬尼拉的白銀遠渡重洋來到大明后就可以完美的解決這個問題,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忠王這次確實是立下了大功,朕心甚慰啊。” 朱由榔捋著胡須在暖閣之中踱起步來,心情自然是大好。 “陛下,忠王殿下還命人帶回了一封奏報,還請陛下圣覽?!? 韓淼十分恭敬的將一份奏疏送到了朱由榔的面前。 朱由榔接過來展開看,確實是鄭成功的親筆手書。 在奏疏一開始鄭成功先是將如何奪取馬尼拉,趕走佛郎機人說了一遍。緊接著鄭成功又在奏疏中跟朱由榔分析探討了如何經略南洋。 在鄭成功看來,南洋脫離漢文化圈的時間已經很久,甚至比西域脫離漢文化圈的時間還要長。 這里有不少從廣東、福建來的移民后裔。 他們的數量雖然很多,但在當地卻沒有太多的話語權。 這直接導致了明軍實際控制這一地區的困難。 所以鄭成功建議由大明朝廷派遣一些讀書人前往南洋,開辦私塾普及漢文化。 第(1/3)頁